江蘇省特級教師評析2020江蘇高考政治科目試題
|
新華網南京7月10日電(龐雪汀)7月9日下午,2020年江蘇高考政治科目考試結束。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楊維風評析政治科目試題,評析內容如下: 2020年高考江蘇政治試卷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托,順應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認真貫徹立德樹人要求,秉持素養導向,強化關鍵能力考查,體現出鮮明的時代要求和學科特色。 一、堅持立德樹人,凸顯價值引領 試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考生關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等成就,增強政治認同,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試卷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內容,引導考生認識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以2019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充分展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以黨和國家領導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創新創業、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等一系列感人事例,加強對黨的領導、民族團結意識、國家利益觀念和新發展理念等內容的考查。試卷還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立體展現14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韌奉獻、團結協作,構筑同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堅固防線,引導考生深入思考當代青年應該如何處理與民族、國家、時代的關系。 二、秉持素養導向,聚焦關鍵能力 試卷以核心素養的培養、評價為目標,強化對考生辨識與判斷、分析與綜合、推理與論證、探究與建構、反思與評價等思想政治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第32題以漫畫“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石子”,引導考生正確處理好主次矛盾。第34題以江浙獨特的地域文化創設情境,要求考生運用文化和哲學有關知識全面認識、發展我國富有特色的區域文化,從而引導考生理解認同品格情操之美、天地萬物之美,鼓勵考生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其中第(2)問綜合性強,要求“綜合運用辯證唯物論和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具體分析推動區域文化發展的措施,又需要靈活運用“文化創新”的相關知識分析說明,該問加強了對知識跨模塊融合的考查。第35題巧設某學者研究報告片段的生活實踐情境,要求考生選用自己“知識庫”中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分別計算該國不同階段市場化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以計算結果作為分析該國市場化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其政策意義的學習探索情境,進一步構筑證據論證當前我國深化市場化改革能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理由,試題靈動地集考查考生科學思維、人文思維和創新思維于一體,對思想政治學科關鍵能力考查路徑進行了探索。 三、立足現實生活,精心創設情境 試卷關注社會熱點,貼近現實生活,充滿時代氣息,力求在基于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靈活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試題選材全面廣泛,形式豐富,內涵深刻,除時政題外,還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互聯網+農村”工程、村民議事會制度、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詩經美育”課堂、全國政協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百戲盛典”活動、現實主義題材的主旋律影片等源自現實生活的豐富題材,并以此巧搭情境舞臺,考查考生對我國社會生活、時事政策的關注和思考。 試題基于現實情境,以多種方式設計相關問題考查學科內容,在學科任務、學科情境、學科內容的有機融合中考查學科核心素養,充分體現考查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第37題以“長江禁漁十年”政策為素材創設情境,設置了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長江禁漁勢在必行的原因;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評析“長江禁漁獲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觀點;運用唯物辯證法矛盾的觀點,圍繞長江禁漁,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題撰寫一篇哲學小論文等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作答現實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