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壇爭創“國字號” 打出民宿牌
|
新華網南京6月21日電(王天翊)山前竹林小徑通幽,山腳白墻黑瓦成片,幾年前,這里曾經是人煙稀少的茅東林場員工搬遷安置點,借著常州金壇茅山文化旅游開發的東風,如今,這里已成為青山綠水包圍的網紅民宿村。 近年來,精品民宿已經成為常州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升級文化旅游事業的重要抓手,今年,常州金壇茅山定下“國創”目標,全面開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這其中,精品民宿成為常州金壇的一塊金字招牌。
半邊山下民宿村 從空置的林場員工安置點,到如今山水林泉環繞的網紅民俗村,說的就是金壇茅山半邊山下民宿度假村的發展歷程。幾年前,林場借助茅山旅游開發熱潮,發動部分職工開辦了以餐飲為主的“林家樂”。2017年,年輕的創業團隊來到此處,用文旅融合的方式,將其提升打造成了充滿古風韻味的精品民宿。沒有人想到,當地試水的第一個民宿項目,最終成為了代表常州走向全國的民宿品牌。 提到“半邊山下”團隊來到常州金壇的契機,半邊山下茅山店店長于培回憶道:“2017年,常州金壇正發力文化旅游產業,隨著周邊東方鹽湖城、花谷奇緣、寶盛園等三大景區逐漸建設完善,民宿作為不可或缺的業態也被積極引進其中。我們團隊雖然年輕,依然受到了當地的幫助和扶持。”在當地政府和茅山風景區管委會的協調和幫助下,“半邊山下”團隊先是在常州金壇著力發展的三個景區正中間的“黃金地段”敲定地點,又獲批在當地林場空置的員工安置房的基礎上修建民宿,打造了日后“民宿度假村”的雛形。 精品民宿在舒適之上,更注重特色與個性的打造。圍繞歷史悠久的茅山,“半邊山下”打造了古色古香的系列民宿。為了滿足不同需求的客群,這里的民宿被設計成三種形式:“枕水”主打精品及景觀房,“三間房”一樓為咖啡廳,二三樓是輕奢套房,“原鄉”則是獨棟別墅,適合團建整租。“一院一景,一院一故事,將民俗與民宿交融,再加上茅山地區優美的自然環境,‘半邊山下’很快就在江浙滬游客中留下印象。”于培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將精品民宿發展成為當地文旅產業的王牌,“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成為常態。在當地的文化旅游推介會上,“半邊山下”頻頻亮相,金壇區副區長陳偉剛走到哪里,也常常把當地的美景美宿掛在嘴邊。“宣傳我們的美景美宿,就是拉動文旅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出金壇茅山度假品牌的當下,只有不斷把我們好的產品往外推,才能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旅游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提品質,重宣傳,歷經兩年的發展,金壇“半邊山下”成為越來越多家庭出游旅行的停留之處,也有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來此處養老。2019年,“半邊山下”的20多棟小樓平均入住率達到80%以上,周末和節假日常常一房難求。 “半邊山下”也從一家民宿的名字,變成了一個村落的名字。現在的“半邊山下”,60多間民宿鱗次櫛比,一律是整齊的黑磚白瓦,徽派風格,110多間客房迎接八方來客。這其中,20間屬于“半邊山下”團隊,剩下的則多是當地林場職工和村民自營或是投資者經營的民宿,民宿產業村逐漸成形。
民宿”一木四味“一隅 “一木四味”便是來自北京的建筑園林從業者袁悟凡投資的。“我是常州武進人,但年少時便去北京求學工作。這兩年聽說家鄉的文旅產業發展頗有成就,精品民宿成為一塊金字招牌,就想回來看看。”袁悟凡說。誰知道,這一看,便讓他從此回到了家鄉。 “這里是山水環抱的靜謐之地,隨著周遭度假區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也越來越完善,誰不想擁有這樣一個養老地呢?”袁悟凡從當地居民手中買下民房,打造成一棟三層樓高,擁有六間屋子的現代化小別墅,今年4月,民宿正式開張,他自己也干脆搬到金壇,一邊經營民宿,一邊提前過上養老生活。 “今年雖然遭逢新冠肺炎疫情,但到五六月份,就已經能感受到長三角地區游客的出行熱情,上個月我們做了六萬,挺不錯的了。”袁悟凡說:“我自己心態比較好,因為我自己也在這里養老,投資也是為了我自己,若有游客來住,那是額外之喜。” “半邊山下”不僅在當地引領了民宿產業發展,還將品牌民宿開到長三角各個主要城市和三亞、廈門等全國著名旅游城市,土生土長的常州品牌真正走向了全國,其發展之路引人注目。在當地,不少村落紛紛在發展路上將民宿納入重要版塊。 在常州有名的美麗鄉村仙姑村,“仙姑十八房”成為當地崛起的又一民宿品牌。與“半邊山下”不同,以農家樂為主打方向的仙姑村,開發了許多與鄉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旅項目,與“小清新”的民宿相得益彰。這里還發展起農村電商,通過直播和線上平臺,將農產品、旅游項目和民宿服務送往全國各地。當地村民說:“民宿發展起來以后,原本閑在家的老人女人都忙了起來,給家里多了份收入。經營民宿的收入也比打工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回到村里發展,近幾年村里越發熱鬧起來了。” “豐富的業態是金壇茅山創建國家級風景區的核心競爭力。精品民宿將是其中的一張王牌,”金壇茅山風景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也有許多村落和村民想要加入到民宿運營中來,但缺乏經驗和資金。我們一方面將組織民宿經營培訓班,歡迎有志向的村民來聽課,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洽談對接資源,希望能夠通過托管方式,讓專業的團隊來代為經營。村民將房子托管出去,以此獲得一筆收入,民宿開始運營后,村民也可以在自己家的房子里做保潔、餐飲等工作,再獲得一筆工資。在這樣的模式下,村民能獲益,鄉村的民宿產業也能快速發展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