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探險經常遇險怎么辦?寧波一派出所想出了一個土辦法
|
民警在溪坑旁樹立警示牌(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寧波6月21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段曉鵬 張飛)越來越多的驢友選擇去“探險”,他們專走偏僻野路,雖然險中求樂,但危險也隨之而來。在寧波市四明山區,每年都會發生十幾起“驢友”遇險求助警情。有沒有辦法減少驢友“遇險”事件的發生?近日,位于寧波四明山區的龍觀鄉派出所想出了一個“土辦法”:他們在山區險要位置新設了20塊警示牌,警示牌除了勸導游客文明旅游外,還可以充當救援“定位器”的作用。 每年發生緊急救援事件十幾起 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有五龍潭風景區、半山半水度假村、中坡山森林公園等等,頗受游客歡迎。 “喂,朱教導,我是南坑村的老李頭,上午我們見過面聊過的。你們走后不久就來了批游客,他們點了火在燒烤,我和你們反映一下。”6月13日下午,龍觀鄉的一位村民向派出所教導員朱建波反映。 “還有許多游客喜歡來這野餐、燒烤。有些帶著小孩的一家人,鋪個小墊子,支個燒烤架就開始燒烤。有次有戶游客引火把雜草燒起來,幸好就在溪邊,拿水潑滅,才沒出大事。”清溪附近“龍觀禪那”民宿的老板說。 相比火災而言,最揪心的還是一些緊急救援的事情。比如在該鄉中坡山的小瀑布,有游客就把帳篷搭在旁邊,但是山里的天氣陰晴不定,風雨大時,山夾谷間溪坑里的水漲起來,很快就漫過大腿,非常危險。還有些甚至在溪上的大塊石頭上搭帳篷,由于天氣預報的偏差或者低估了雨量,就被上漲的溪水困住。“每年夏天,都能遇十幾起這樣的救援,讓我們疲于應對。”朱建波說。
在險要處樹立警示牌(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時間和毒液賽跑”經常發生 鄉村旅游發展形勢越來越好,來游玩的人也越來越多。龍觀鄉銅坑村也是受歡迎的村子之一,銅坑山的植被覆蓋度極高,景色優美,隨著游客量的增加,龍觀鄉政府在銅坑村設立了驛站,以供游客休息。 “這幾年,但就是有一些游客,追求刺激喜歡走小路,這山里看著風景確實不錯,卻也有血的教訓。”一位村民說,“他們心真大,都不知道害怕,現在山上的螞蟥、蛇多的很,特別是那些小路上雜草很多,五步蛇、眼鏡蛇、竹葉青是比較常見的,藏在草堆里看都看不到,要是被這些帶有劇毒的蛇咬一口,后果不可設想。” “我們民警在夏天經常接到游客的求救,之后動用警車一路送到寧波市區的醫院,去的次數多了,什么時候走那條路最快都記得很清楚了。”朱建波說,“有時候一天能接到三次求救電話,很累,但看到他們劫后余生的樣子,也不好再批評他們。”
在草木茂盛的小路旁樹立警示牌(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醒目處設立20塊警示牌 由于最近山路救援類警情高發,朱建波決定從“源頭”入手,盡量將“風險”扼殺在搖籃,最大程度保障游客的安全。 “很多人都是摸索地進入岔路,不知道危險性,才會越走越遠,等到無助的時候才請求救援。”朱建波說,“如果讓游客知道危險的存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游客的危險行為。” 他和同事張春光多處走訪,根據村民反映以及近幾年警情高發地點,在醒目地點樹立20塊安全警示牌,盡量將“風險”扼殺在搖籃,最大程度保障游客的安全。 “這些警示牌可不是隨便設立的,而是我們根據村民反映,選擇在問題多發的點位特設。游客進山游玩時,看到這些牌子,就會明白此條路線的危險性。同時,警示牌還能充當‘定位器’,便于警方救援。”朱建波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