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怎么辦?江西高院出臺相關審判指引文件予以規范
|
央廣網南昌6月11日消息(記者謝元森)近些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因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引發的責任糾紛大幅增加。日前,江西省高院出臺國內首個規范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裁判標準的地方性司法指引文件。 據介紹,這份《指引》文件共9款條文,分別涉及商品房交付條件、商品房交付與接收、逾期交房、辦證違約金的調整、逾期辦證的認定、開發商免責情形、訴訟時效等法律適用問題。內容雖然不多,但條條都是干貨,直指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案件的核心爭議問題。 這份《指引》文件的亮點之一,就是明確了合格商品房的交付條件,規定開發商交付的房屋應當經過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并已完成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登記,不允許開發商通過合同隨意調低房屋交付條件。同時,文件明確了購房人有權拒絕收房的情形,如果開發商在交房時不能出示“一表兩書”,也就是《竣工驗收備案表》、《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購房人有權拒絕接收房屋。同時,若購房人有證據證明房屋有明顯質量問題,影響到正常使用的,也可以拒絕接收并要求開發商維修。此外,這份指引文件還統一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金調整范圍,明確逾期交房、辦證違約這一類糾紛的訴訟時效計算方式。 近些年來,因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引發的糾紛大量涌向法院。據統計,2019年江西全省法院審結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案件3700余件,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數的三分之一。這類案件法律適用爭議較多,不僅當事人爭議大,不同法院之間,認定標準和裁判尺度不統一也較普遍。因此,有必要對開發商逾期交房、辦證違約責任糾紛中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細化研究,統一此類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和裁判尺度。 據江西高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份《指引》文件不僅為法官裁量相關爭議提供了易于操作的指引,也為開發商、購房人提供了行為指南,將引導開發商規范依法依約履行交房行為及承擔違約責任,指導購房人依法收房、依法維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