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13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
|
新華網南京6月11日電(龐雪汀)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6月10日下午舉行,本年度共評選出江蘇省科學技術獎273個項目,其中,南京大學共獲得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人獲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祝世寧院士獲得江蘇省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為表彰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首次增設“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祝世寧院士獲此殊榮。他及其團隊對微結構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通過系統理論發現與技術創新,實現了用材料微結構對經典光場和量子光場的有效調控,發展了光學超晶格和超構材料兩種材料體系,發明的新材料被成功用于新波長激光器開發、高性能光電芯片研制和新原理成像器件設計等,在激光技術、量子信息、光學成像、環境監測和廣義相對論模擬等方面獲得重要應用。研究成果曾獲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兩次獲評“中國基礎研究年度十大新聞”“中國高校年度科技十大進展”,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廣泛認可。
祝世寧院士(左)和南大校長呂建(右)合影 此外,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葉保留教授牽頭項目“面向云端融合的大規模分布式數據處理支撐平臺及產業化應用”、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曉昭教授牽頭項目“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錢邦平教授牽頭項目“成人胸腰椎后凸/側凸畸形軀體平衡重建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以及劉寶瑞教授牽頭項目“基于分子標志的胃癌精準醫療新發現及其轉化研究”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施松濤教授獲得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這也是南大連續四年獲得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據悉,南京大學近年來開展“科技創新十百千工程”和“卓越研究計劃”,建立從基礎研究到創造技術再到成果轉化的高質量、全鏈條科技創新體系,為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南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