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公眾“走近”環保設施 江蘇發行科普讀本
|
新華網南京6月9日電(王天翊)“什么是PM2.5?”“什么是垃圾焚燒發電?”“危險廢物怎么處理?”“為什么要回收電子廢棄物?”近日,由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編著的《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正式發行,這些疑問都將在書中得到解答。
據介紹,2017年5月,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環境監測、城市污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等四大類設施根據條件有計劃的向公眾開放。為了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環保設施,普及環保知識,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量身定制”了《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以“科普+漫畫”的形式,把深奧枯燥的環保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助力公眾“走近”環保設施,“走近”環保工作。 該科普讀本于2019年開始創作,以《感知環保奧妙 共建綠色家園》系列科普動漫視頻為設計藍本,分為《環境監測知多少》《生活污水凈化之旅》《垃圾焚燒巧發電》《危廢處置有妙招》和《電子垃圾安全回家》五個篇章,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負責出版發行。 在科普讀本中,江蘇環保達人“凈凈”和江蘇生態環保代言人“蘇小環”帶領讀者走進各類環保設施,向讀者介紹環境監測機構職責、污水處理流程、垃圾焚燒發電原理、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廢舊電器危害及拆解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并邀請公眾現場參觀各類環保設施,激發公眾環境責任意識,引導公眾理解、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
科普讀本的發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謝紅表示,《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是一本精雕細琢的作品,凝聚主創團隊大量心血。對于孩子來說,環境教育要上升為一種生態文明素養養成,將生態文明的素養教育深入到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希望江蘇能夠繼續把這條路走下去,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關于生態文明素養教育的讀本。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管局副局長夏明表示, 6月5日,省住建廳和省生態環境廳以及省文明辦聯合發布了垃圾分類的倡議書,在此之前,省住建廳與鳳凰傳媒集團合作出版了垃圾分類知識讀本的青少版與公眾版,而《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像連環畫一樣,更適合向幼兒科普垃圾分類的基本方法,與垃圾分類知識讀本相互補充。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機關黨委副書記何春銀則認為,《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是比較專業的,是適合少年兒童的普及版。環境保護人人都有責任,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成為蘇小環,共同參與環境保護。 讀本也得到了小學教師的“好評”。南京市釣魚臺小學教師繆青認為,《蘇小環凈看環保》環保設施開放科普讀本不僅圖文并茂,更是把很多小朋友晦澀難懂的詞語、專有的概念,用很簡短、通俗的文字進行了科學的詮釋,通過掃描書末的二維碼,還能查看環保設施開放綠地圖,帶著書本進行實地參觀,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們理解環保設施的工作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