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2019年受理環境資源案件2570件 審結2412件
2020-06-05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央廣網西安6月5日消息(記者雷愷)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6月4日通報,2019年,陜西省三級法院共受理環境資源案件2570件,審結2412件,結案率93.8%,較上一年度新收案件同比上升20.9%,結案數量同比上升23.1%。 陜西省高院副院長鞏富文說,2019年,陜西法院以環境資源案件審理為基點,持續加大環境保護新力度;以創新裁判方式為亮點,全面強化環境保護新手段。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創新環境資源案件的裁判模式,進一步完善司法保護和修復舉措,不斷探索、完善和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設立“秦嶺”“安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通過適用給付生態修復費、在媒體公開道歉、義務護林員、義務河道管理員、增殖放流、補植復綠等多種特有責任承擔方式,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賠償與生態補償有機銜接的環境修復責任制度,做到懲治違法犯罪、修復生態環境、賠償經濟損失“一判三贏”。 按照陜西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陜西省高院聯合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開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執法專項工作,對全省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整治進行統一指導。通過持續開展打擊活動,不斷加大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懲治力度,以嚴厲的刑罰適用,迅速形成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震懾態勢,充分發揮好環境資源刑事審判的威懾和教育功能。 2020年,陜西各級法院將繼續推進在案件受理基數較大,特別是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的陜南、陜北等基層法院組建審理環境資源案件的專業審判團隊或合議庭。積極推動重點區域、流域的審判力量投入,探索在生態保護區設立生態環保法庭。以環境資源審判為抓手,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