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鐵中院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發布 審理涉秦嶺環境資源案件906件
|
央廣網西安6月5日消息(記者雷愷)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6月4日在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發布2016至2019年度《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鐵兩級法院共審理涉秦嶺環境資源案件906件。 西鐵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古曉介紹,西鐵兩級法院自2016年1月15日起開始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西安、安康兩市的環境資源案件,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訴訟案件歸口由環境資源審判庭審理的“三合一”歸口審理模式和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制度,構建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機制。2016年至2019年,西鐵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3208件,審結3126件。 西鐵兩級法院大力支持社會組織和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積極暢通訴訟渠道,依法及時立案受理環境資源公益訴訟案件。2016年7月西鐵中院受理了全省首例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017年3月西鐵中院受理了陜西省首例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并及時審結、執行到位。 近年來,西鐵兩級法院在環境資源審判中積極探索替代性修復的裁判方式,對造成環境生態無法修復的行為人,要求其采取補植復綠、增殖放流、恢復耕地等修復措施恢復生態環境。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西鐵兩級法院組織當事人累計放養魚苗5萬余尾,補植樹木7000株、恢復耕地357畝。 為保障環境資源案件恢復性司法機制的有效運行,西鐵兩級法院積極與檢察機關和林業部門協調,分別在陜西省樓觀臺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安康富強機場建立了秦嶺、安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用于環境資源的替代性修復。目前,西鐵兩級法院共計向基地移交生態修復費用80萬元,在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栽植箬竹54.6畝,在安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與政府合力首期種植桂花、黃櫨、紅豆杉等苗木共計370余畝3萬余株。 西鐵兩級法院積極履行司法責任,自覺把服務保障秦嶺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全力為秦嶺生態保護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務和保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鐵兩級法院共審理涉秦嶺環境資源案件906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