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數字經濟發展急需搶占標準化“制高點”
|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通訊員巢進文)“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新基建,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可以說,我國數字經濟在新基建的助推下,將更快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動能和創業創新的主陣地。”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別委員時的重要講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十分振奮,“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既是趨勢,也是未來重要著力點。” 作為數字經濟領域專家,陳曉紅高度關注數字經濟標準化建設, 在她看來,“標準對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是產業發展的‘指南針’和‘制高點’。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數字產業競爭的加劇,已經到了‘得標準者得天下’的關鍵時期,5G、芯片、區塊鏈等一些關鍵領域的標準不僅事關話語權、規則權和創新權,更事關方向和未來,成了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她提出應加快實施國家標準化戰略,用標準化支撐數字化轉型,走出一條標準化賦能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分析我國數字經濟的標準化建設,陳曉紅認為有關部門正大力推進相關工作,但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一是標準制定進度有待加快,“標齡”有待縮短。二是包括基礎通用標準、關鍵技術標準、融合應用標準、產業服務標準、數字化轉型標準等在內的完整標準體系急需建立起來。三是一些行業的團體標準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復以及矛盾等問題,需要有效統一協調。四是在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有效專利數不足,國際標準化貢獻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為此,她建議,一要加快構建數字經濟標準化建設“新機制”。在數字經濟各相關產業加快組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組織,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數字經濟領域標準化工作推進機制,加大攻關和支持力度,顯著增加能轉化為產業和市場需求的產品、技術的專利數量,推進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 二要加快形成數字經濟標準化建設“示范點”。加大科技計劃對技術標準研制和應用示范的支持,加快標準驗證點布局,開展重要國家標準的綜合實驗驗證平臺建設,加快標準信息服務平臺的研發和建設。實施“標準化+”行動,在有條件的企業成立“標準化戰略工作室”,支持建立全國性數字經濟標準創新聯盟。 三要加快打造數字經濟標準化建設“共同體”。促進我國標準化體系與國際標準相兼容,以標準化解分歧、互利共贏。著眼國際市場,制定并實施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標準國際化戰略,推動設立新的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以標準化手段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加重視不同層次標準的協調補充。 四要加快成為數字經濟標準研制“領跑者”。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則,基礎標準研制和應用、安全等領域的標準研制同步開展,盡快突破空白。瞄準“數據+算法+算力”,緊扣“新基建”應用落地,突破關鍵標準的瓶頸,加快優勢技術向國際標準轉化,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