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今年努力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
央廣網西寧5月14日消息(記者張雷)明天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青海省提出,今年將努力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青海是全國歷史上碘缺乏病流行較為嚴重的地區,由于全省外環境普遍缺碘,各族群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據上世紀80年代調查,全省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重流行縣有21個,主要分布在西寧、海東、海南、海西、黃南、玉樹等地的農牧區,病區人口201.46萬人,確診甲狀腺腫病人221,771例、患病率12.05%,克汀病人1590例、患病率0.9‰,亞臨床型克汀病人約12萬。 長期以來,青海省組織開展了食鹽加碘、健康教育、病情監測、效果評估等防治工作,1995年起實施普遍食鹽加碘控制碘缺乏病策略以來,人群碘營養得到了較好改善,全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于2010年實現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并維持至今。 自2012年開始,青海省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策略,在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做好病情監測的基礎上,每年投入367萬元為歷史病區、原鹽產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免費發放碘鹽,惠及人口500萬余人,有力促進了全省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的進程。 2018年,青海省根據國家要求,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和各市(州)政府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青海省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到2020年底與全國同步實現消除碘缺乏病、助力脫貧攻堅實現小康。 目前,青海省通過強化防治措施、救治救助現癥患者、監測評價全覆蓋、群眾健康意識提高行動等六大行動,重點保障兒童和孕產婦的碘營養需求。監測結果顯示,全省人群碘營養整體適宜,到2020年底能如期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