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庫正式啟用
2020-05-08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央廣網青島5月7日消息(記者王偉)5月7日,隨著“新寧洋”輪抵達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D12泊位,并在海關監管下將裝載的181萬桶阿曼原油成功卸至期貨交割罐中,標志著全國首家授牌港口企業—山東港口青島港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庫正式啟用。 據介紹,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是指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內處于保稅監管狀態的,期貨合約所載商品作為交割標的物進行實物交割的過程。原油期貨交割庫是中國原油期貨市場業務流程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交割原油的倉儲服務功能。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由于國內市場缺乏原油定價權,煉廠企業被迫承受著“亞洲溢價”帶來的價格風險。2018年,中國原油期貨上市以后,以國際平臺、人民幣計價、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模式進行原油期貨交割,邁出我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 山東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集聚著40多家地煉和石化產業,總煉油能力約16500萬噸,產能占全國地煉企業產能總量的70%以上。依托強大的腹地煉化產業和綜合物流優勢,山東港口油品業務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2019年山東港口上岸進口油1.65億噸,完成油品吞吐量2.2億噸,進口原油占全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3,不僅是中國第一大進口原油上岸港口,也是全球第一大油品接卸大港。其中,山東港口青島港發揮龍頭作用,全國每進口六噸原油,就有一噸從青島港上岸。 隨著山東港口青島港原油期貨交割庫正式啟用,原油期貨交割業務順利開展,將吸引更多產業投資者聚集山東港口,擴大山東港口“原油超市”規模,為國內客戶提供“現貨+期貨”的雙輪驅動服務和多樣選擇,有效降低市場風險,有利于推動我國有序融入國際原油定價體系,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