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勞動者|膽大心細的塔吊“女司機”
|
央廣網杭州5月5日消息(記者曹文君)頭頂是蔚藍的天,腳下離地200多米,正值“五一節”,胡樹珍也沒有閑著享受假期,她在浙江智慧之門的工地上,正熟練的駕駛著巨大的動臂塔吊運送建材,她是這片工地上為數不多的塔吊“女司機”。
胡樹珍正熟練的駕駛著塔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胡樹珍今年45歲,家在貴州銅仁,兩個兒子都已成年,正在老家讀書、工作。由于老公前些年出了車禍,家庭的重擔都壓到了胡樹珍自己的身上。她坦言:“剛開始決心去學塔吊,也是自己逼自己一把,想著要供孩子讀書,幫老公治病,心里的膽怯都變成了勇氣。” 2013年,胡樹珍來到了浙江,她先開始在工地上跟著塔吊司機師傅學習做塔吊指揮,慢慢的指揮熟練了,便跟著師傅學開小塔吊。塔吊是每個建筑工地必備的起重設備,看起來結構并不難,但是想要操作起來并不容易。胡樹珍第一次爬的小塔吊大概離地40多米,對于第一次上塔吊的胡樹珍來說,需要鼓足心里的勇氣。她說:“我第一次上塔吊,心里還是很害怕,爬了5次都沒爬上去,第6次才鼓足勇氣爬上去。”上到塔吊,她便開始跟著師傅學習怎么操作,怎么下鉤。慢慢的小塔吊操作熟練后,開始跟著師傅學操作高空大塔吊。
胡樹珍沿著梯子爬上塔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大塔吊通常都在上百米的高空,需要克服的心里壓力更大,操作的難度也更大。由于之前有開小塔吊的經驗,學習操作大塔吊對胡樹珍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大塔吊比起小塔吊其實操作起來要難,因為在高空,地面上很多東西看不見,都要跟著地面指揮一步步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即使我現在很熟練了,但是每次工作的時候依然很緊張。”她告訴記者,開塔吊就是要膽大心細。 開塔吊,除了克服種種操作上的難度,塔吊司機需要克服的還有長時間在高空的孤獨感。胡樹珍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6點鐘乘電梯到40多層樓的高度,然后再順著塔吊的梯子爬上塔吊,除了中午下來吃飯的一個小時,她從早上6點到晚上5點都在塔吊上兩平方米的駕駛室里工作。“開大塔吊的大部分都是男同事,女同事開小塔吊的有一些,但是開大塔吊的還是比較少,我周圍的男同事都很佩服我,說很少見有開大塔吊的女司機,膽子真大,很厲害。”胡樹珍說起自己的工作臉上有的是滿滿的自豪感。 胡樹珍所在的智慧之門項目工地是由中建三局三公司華東分公司承建,在杭州的濱江新區,建成后將成為杭州的新地標建筑之一。她從智慧之門項目建設到11層樓左右的時候開始進入工地的塔吊,到如今,在胡樹珍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智慧之門項目已經建成48層樓高,達到200米。胡樹珍坐在塔吊中可以看到錢塘江湍流不息的江水,也可以俯瞰到杭州濱江新區的全貌,整個杭州市的美景盡收眼底。“一點點看著這個項目逐漸建成,心里還是有著滿滿的成就感,未來杭州的新地標建筑之一是出自我的手。”盡管每天能俯瞰到杭州的城市美景,但是在節奏緊張的工作中胡樹珍還來不及拍一張照片作為留念。
正在建設當中的智慧之門項目(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未來這片工地,將成為杭州智慧建筑的典范,由A、B兩棟高272米高的塔樓和1棟19層C塔樓及兩棟DE附樓組成,建成后將宛如兩個柔軟而有剛硬的軀殼屹立在錢塘江畔,成為杭州市城市入口的門戶建筑,也是杭州亞運會的配套項目之一。作為一名城市的建造者,胡樹珍內心感慨萬千:“如今,這個建筑達到200米了,是一個新的開始,希望這個項目可以早日完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