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助力防汛備汛 南京主城區完成主干管清疏1167公里
|
5月,南京進入汛期。地下雨水管道是否暢通、路邊排水口是否堵塞等,是城區防汛備汛的“重點題”。為此,一批清疏大軍正忙碌在大街小巷。來自市水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汛后至目前,主城區已完成主干管清疏1167公里、支管清疏455公里。 井下清疏,半小時必須一輪換 日前,在丁家莊保障房片區的瑞平街上,3輛工程車一字排開,8名工人按照各自分工忙碌著。戴上防毒面罩、頭燈,穿好連體衣褲,待工友們在雨水檢查井中擺好梯子,黃友江便嫻熟地順著梯子鉆進雨水井中開始工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排在最前端的工程車,工作器械只有換氣扇,架設在井口上方呼呼直轉!斑@是在為工人下井做準備。為雨水井清疏前,必須打開其上下游的井蓋,通過換風機對內部氣體進行置換!睏紖^市政設施綜合養護管理所副所長黃河介紹,管道長期密閉,不僅缺氧還可能有有毒氣體,抽風換氣半小時后,工人才能鉆入井下。 丁家莊片區屬于人口密集地區,是防汛備汛的重點地區。不足700米的瑞平街設置了17座檢查井、34個排水口。地下雨水管主干道直徑達1米,檢查井最深處在地下4米!坝晁樦潘谙冗M入支管,之后匯集到雨水井,順著主管道排出!蹦暇┘畏彩姓こ逃邢薰靖笨偨浝砑纠じ嬖V記者,一旦支管、雨水井或主干道沉積有太多淤泥或雜物,就會影響雨水排放,為此,平時除了對易積淹水片區進行不間斷檢查清疏外,在每年汛期來臨前和汛期結束后,都還要進行一輪全面排查清疏。 相較直徑1米的主干道,排水口至雨水檢查井的支管直徑不足40厘米,人根本探不進去,怎么辦?此時就要由排在第二個的工程車輛發揮作用——絞拉沖洗,強大的水流會將管道中的淤泥、枯枝爛葉等沖至檢查井內。黃友江和工友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沖刷沉積在井底的淤泥清撈上來。 “他們就是一群整天和淤泥打交道的人!秉S河告訴記者,為確保安全,井下清疏的工人必須半小時一輪換。 清得干不干凈?機器人現場亮報告 足足兩個小時,黃友江及工友們才完成一座檢查井及連通支管的清疏。清疏結果是否達到要求?有一路專門負責檢查的市政隊伍進行詳細評估。 記者看到,檢查并不是靠人工,而是交給一個帶著4個輪子的CCTV管道檢測機器人來完成。這個“CCTV”可不是央視的縮寫,而是“管道內窺攝像”的英文縮寫。在一側的工程車內,淦永軍拿著遙控器操控著機器人,眼睛死死盯著顯示屏,“看,整個管道是圓形的,里面沒有堵塞物,管道四壁也是光滑無損的,沒有滲漏……”淦永軍邊說邊向記者指點著。 據悉,這套檢測系統主要由控制器、攝像機、電纜、爬行器、照明等組成,工人通過遙控操作,機器人就像“蜘蛛俠”一樣深入管網內部,一探究竟。因體積小巧、能夠進入最小直徑為30厘米的管網,“除了有360度旋轉的前置攝像頭,它還有一個后置攝像頭,可謂前后左右看得一清二楚!变朴儡姼嬖V記者,一旦發現有淤積,就會現場拍下相應畫面,交給清疏隊伍。 防汛備汛,1000多公里主干管“洗澡” 同日下午,棲霞區萬興路上也在清淤。工人們手持長柄鐵鏟,小心翼翼地將排水口中的淤泥撈出,盛放在一邊的小型工具車里。“無淤積,能見底,是排水口清疏的關鍵!蹦暇┖陝撌姓こ逃邢薰粳F場負責人陳華告訴記者,萬興路兩側沒有經營餐飲的商家,排水口清疏相對容易。而在集聚眾多餐飲商家尤其是夜排檔的街巷,因商家會把剩湯臟水直接傾倒在排水口,清疏壓力要大得多。一旦未及時清撈,排水口一到下雨就形成了積淹水點。 來自棲霞區城管局綜管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區已完成175.9公里主管道以及48.9公里長的連接管的疏通,同時5192座檢查井、9509座雨水井也完成了大清撈。 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防汛備汛,我市一方面在力推長江南京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棲霞區九鄉河治理二期等防洪工程建設,另一方面也在進行雨水管道等的清疏。“每年汛后就開始新一年的汛前準備。去年汛后至目前,主城區已完成主干管清疏1167公里、支管清疏455公里、窨井清撈7.3萬座、雨水篦子清撈和修復9.7萬個等。與此同時,結合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已完成河道疏浚約120公里,清淤土方量約78萬方!笔兴畡站窒嚓P負責人介紹。(顧小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