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解“薪”結 江蘇構建民工工資治理新格局
|
新華網南京4月30日電(虞啟忠)4月28日,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三級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深入溧水區天生華都棚戶區(危舊房)改建安置工程施工工地,開展“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送法進工地”活動。本次活動對該工地近百名農民工和溧水區20多家在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勞資管理員宣講《條例》,現場發放《條例》單行本、江蘇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口袋書、致工程建設領域施工企業和農民工的公開信等宣傳資料,為農民工答疑解惑,指導工程項目規范用工管理臺賬資料。 5月1日,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根治欠薪工作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 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船舶修造等易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行業為重點,江蘇加快建立源頭預防、動態監管、高效處置、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體系,完善市場主體自律、政府依法監管、社會協同監督、司法聯動懲處的工作體系,力爭到2020年底形成全面覆蓋、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史上最嚴”治理格局,實現全省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的治理目標。 “薪”結:民工流汗又流淚 “辛苦勞動一年,兩手空空怎么回家過年?!”2020年1月20日,大寒時節,離農歷新年還有5天,在南京某工地務工的200多名農民工因為沒有拿到工資,一次又一次奔走在項目開發建設單位和施工總承包單位之間,艱難討薪。“2018年年底他們就開始拖欠農民工工資,多次投訴后,2019年3月施工總承包單位開具了250萬元延期支票,但一直沒有兌付,加上2019年交付的兩個地塊農民工工資,共有一千多萬元沒有支付。”民工代表們說,這是他們的血汗錢,也是養家糊口的養命錢,工資遲遲不到賬,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家庭生活。
工人在工地忙碌 農民工是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也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船舶修造等易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江蘇是農民工就業大省,據江蘇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如今,僅在江蘇施工的建筑業從業人員約為600萬人,其中136萬人來自全國其他省區。解決拖欠工資問題,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多年來,江蘇省高度重視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出臺政策措施,注重預警防范,創新維權載體,實行聯動懲戒,欠薪高發多發態勢得到明顯遏制。 鐵腕治欠薪 江蘇很“硬核” 欠薪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需多管齊下。 拖欠農民工工資70%發生在建筑領域。2016年以來,江蘇省聚焦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沒錢發”“發給誰”“怎么發”三大難題,先后出臺了《江蘇省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江蘇省建筑工人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業務數據共享規范》和《關于進一步推進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辦法措施。
項目工程現場實名制員工通道已經基本全覆蓋 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規章,是根治欠薪工作的有力支撐。2017年以來,江蘇全面推進工程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總包代發工資和工資保證金“四項制度”。據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實名制管理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集成了專項賬戶管理、銀行代發管理和保證金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閉環。這樣能夠做到全流程監管,也能讓管理部門實時準確掌握江蘇在根治建筑施工企業欠薪工作方面的進展和成效。 自2018年起,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建立的建筑工人實名制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已與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共享。通過這一平臺,可以實時歸集、動態更新農民工和工程項目信息數據,形成農民工工資發放、項目用工情況、勞動信息等“一體化”管理,并以實名制管理信息為基礎,做到農民工出勤記錄、工作時間有據可查,有效減少了欠薪爭議糾紛。目前,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開戶率達到90%。 “我們從2018年一入職,公司就給我們辦了這張卡,上下班可以打卡考勤,這張卡每個月20號左右可以收到預付工資,剩下的錢到年底給我們。”在中建鐵投集團華東公司江陰芙蓉大道項目現場,工人們通過實名制通道的人臉識別系統驗證,并刷卡才能進入工區,同時通道旁的顯示器上會顯示每位工人的工種和到崗信息。 據了解,該實名制信息管理服務平臺由“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和“承包企業管理系統”兩部分構成,項目現場管理系統側重信息收集,對工人行為進行記錄。系統內提前錄入全部工人實名制信息,工人手持“出勤卡”卡作為入場“身份證”,每名工人每天入場情況通過刷卡或生物識別自動上傳到系統內,系統根據月度考勤自動計算應發工資,并在規定時間上傳到承包企業管理系統。承包企業管理系統偏重于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大量數據進行判斷。該系統對所屬項目所有的工資發放表進行核實復查,復查無誤后自動發起審批流程,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工資發放明細進行審批,職責劃分清晰,審批延遲則會自動產生催辦提醒,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發放。 2019年12月10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共同出臺的《江蘇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和工資支付保障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實施,明確:建筑工人工資支付保障實行“誰承包誰負責,‘總包’負總責”;建筑工人工資和工程款項實行分賬管理,建設單位應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約定,按時足額向建筑企業撥付工程款,并將建筑工人工資存入工資專用賬戶;發現建筑企業及個人存在弄虛作假、漏報瞞報等行為,將責令限期改正。對存在拖欠建筑工人工資的建筑企業,將提高建筑工人工資保證金繳納比例,并將相關不良行為記入企業或個人信用檔案,通過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向社會公布。截至2019年12月底,“四項制度”落實實現了全省市縣區和項目工程現場基本覆蓋。 有制度還得有嚴落實、嚴監管。2019年,江蘇人社和住建等部門采取“飛行檢查”“四不兩直”等方式,對施工工地開展常態化聯合檢查,將違規情節嚴重的企業列入“黑名單”。據了解,2019年南京市人社部門共主動監察用人單位9095戶,書面審查用人單位82856戶,立案查處違法案件5758件,為5976名勞動者追發追繳工資待遇5060.0944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并公布“黑名單”6件,向社會公布欠薪典型案例5件,向社會公布欠薪領域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11件。 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全省已為6600多名農民工追償工資等待遇6979萬元。2019年,南京市區兩級合力在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中獲得A級,并代表江蘇省接受了部際聯席會議考核,為江蘇省獲得國家A級作出了貢獻。 “支持起訴”“快審快執” 江蘇司法機關依法為弱勢群體“撐腰” 加大勞動者報酬權益保護力度,多措并舉解決欠薪問題,江蘇司法機關從沒缺位,彰顯司法公平正義。 近年來,江蘇省檢察機關圍繞農民工合法權益維護,主動作為,積極運用民事檢察支持起訴的方式,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2019年3月,泰州市高港區檢察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支持田某某等8名農民工以“優先受償權”討回119.97萬元工資。
江蘇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發布會現場 江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汪莉介紹,農民工討薪案件在支持起訴工作中占比較大,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關系到廣大農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更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定,這是江蘇民事檢察支持起訴的重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底,江蘇省檢察機關開展了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各市院均出臺了《開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各基層院也都相繼出臺相應實施方案。力求聚焦違法行為,密切協作快查嚴辦,推動根治欠薪工作取得實效。行動期間共計幫助491名農民工兄弟討薪16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江蘇省檢察機關開展的民事檢察支持起訴工作,為全省處理農民工欠薪案件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為農民工開辟了又一維權渠道,對實現根治欠薪目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江蘇各級法院是依法治欠工作中又一支重要的專業力量。2019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省工商聯、省企業聯合會、省企業家協會聯合下發《關于有效推進“護薪”行動全力提高農民工工資爭議處理質效的通知》,暢通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綠色通道”,完善“快立、快審、快結、快執”機制,組織精干力量在保證辦案質量的前提下限期審結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全省法院靈活利用巡回法庭、現場開庭、多部門聯合調解等方式積極高效地處理了29691件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案件,執行到位8.2億元。常州地區法院針對農民工群體舉證能力普遍不足的情況,依法加大調查取證的力度,主動對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及時采取保全措施。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堅持派院庭長到區建設工程農民工工資清欠辦公室值班,為農民工“討薪”釋疑解惑。 行政、司法聯動打擊惡意欠薪違法犯罪行為樹立了法律的威嚴。2020年1月,江蘇省高院與江蘇省人社廳、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舉辦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新聞通氣會,通報了開展根治欠薪攻堅工作情況,并對外公布4起拒不支付農民工工資的典型案例。據統計,2019年,在生效判決刑事處罰的127名被告人中,對53人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對74人適用緩刑或單處罰金。全省各級法院堅持打擊犯罪和追贓挽損并重,判前償還及判決追繳的拖欠工資款共計5000余萬元,判處罰金共計近300萬元。 法治是江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2020年是“護薪”行動攻艱克難的一年,江蘇將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和流程,提高政府部門依法治欠能力,有效發揮《條例》“攻堅利器”作用。除了從源頭上規范用工管理和工資支付行為,加強欠薪大要案督查督辦和行政司法聯動,嚴格落實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形成高壓嚴打態勢,更要加強欠薪預警監測和處置,加快推進人社部門監測預警維權調度指揮系統與行業主管部門數據對接,智能分析并主動預警欠薪問題隱患,分級分類穩妥處置。 現在的江蘇,根治農民工欠薪工作勢頭良好、成效顯著,正努力從“防治欠薪”向“根治欠薪”轉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