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復蘇“詩和遠方”,大招迭出靜待蝶變
|
《新姑蘇繁華圖》墻繪
“3,2,1……揭幕!”4月26日晚,在蘇州古城核心觀前新藝廣場,隨著主持人的一聲“喝彩”,眾多市民、游客見證了巨幅“新姑蘇繁華圖”畫作的揭幕。該畫作由102位畫師歷時12天完成,以1200平方米超大墻體彩繪的形式呈現蘇州的繁華盛景,這也標志著蘇州夜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正式亮相。
“讓充滿煙火氣的蘇州夜生活熱起來、嗨起來、火起來!”當晚,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化身“金牌導游”,帶著百余名嘉賓夜游觀前街,為蘇州精心策劃的夜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代言。他表示,要在守牢防控、安全等底線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夜間旅游生態體系,營造良好的夜間消費環境,提升游客舒適度和滿意度,不斷擦亮蘇州夜間旅游名片。
市委書記代言“姑蘇八點半”
作為蘇州的“當家人”,藍紹敏不是第一次“逛”觀前。
3月23日,他用一天時間深入姑蘇區調研夜間經濟工作,考察線路幾乎與這次夜游線路相同。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工作節奏,全力把“姑蘇八點半”打造成為具有爆發力、創新力的夜間經濟品牌,在促進消費回補和全域旅游發展上發揮出強大的示范引領作用。
作為蘇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動作,這也不是一個“拍腦袋”決策。
推出并打響“姑蘇八點半”夜間經濟品牌,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是宣傳蘇州文化旅游資源、帶動消費回補和潛力激發的重要抓手。
謀定而后動!4月26日晚,“姑蘇八點半”終于熱鬧登場。圍繞夜show、夜游、夜食、夜購、夜娛、夜宿6個“面”,蘇州10個市、區板塊將緊密聯動,合力打造一個具有蘇州特色的“夜魔方”。首季就將推出6個室外實景版演出,后續將在蘇州古城區14個演出場地內推出20多個演藝項目。
從月光碼頭出發,夜游金雞湖,穿過婁江,駛入環古城河,從中國最前沿的開發區穿越到2500年前的蘇州古城,這個最新開發的水上游線路,被稱為“給我一夜,還你千年”。到了觀前商圈,從碧鳳坊到小公園再到富仁坊,藍紹敏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在“無理由退貨服務臺”,他駐足停留,驕傲地向嘉賓介紹,“由政府設立‘無理由退貨’資金池,先行墊付退付資金,這是蘇州首創。”
來到老字號“裕興記”,看著店內幾近坐滿的食客,藍紹敏笑著說,“老字號”是觀前街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是老百姓品嘗傳統“蘇味”的主要去處,保留這些“老字號”并幫助他們煥發新的活力,將來市民游客會越來越喜歡觀前街。
穿過太監弄美食街區,走進開明大戲院,藍紹敏饒有興致地欣賞了一段新編現代劇《唐伯虎點秋香》,為“劇場經濟”打Call。走出劇院,看著熱鬧的潮流集市,他不忘叮囑隨行的工作人員,“底線要守牢,經濟要搞活,姑蘇才繁華。蘇州要作好‘夜經濟’這篇文章,滿足老百姓的消費需求,也同時要注意防護,加強疫情的防控。”
沿北局一弄往南,步行至富仁坊,看到路邊停著的“好行觀光巴士”,藍紹敏上前跟乘客聊起了家常:“開一圈要多久?包括108個點了嗎?票價是多少?”聽到乘客和工作人員的答復,他點贊道:“這個‘好行’適合潮流年輕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首《楓橋夜泊》傳誦千年,蘇州的夜晚曾經被人們視為“孤獨寂寞冷”。而今,精心策劃推出的“姑蘇八點半”,從此讓蘇州的夜“越夜越精彩”。
酷炫的“夜魔方”一旦打開,“這樣的夜,你想不想來?這樣的夜,誰不想來?
“優等生”要追“北上廣深”
“天天抽紅包、周周有驚喜、月月送汽車、新年住新房……”4月26日,一則由蘇州旅游促進大會發布的促銷信息,瞬間“引爆”網絡熱點,“姑蘇八點半”微博話題閱讀量也很快突破1億。
被譽為“人間天堂”的蘇州,旅游業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城市前列。去年,蘇州接待國內外游客1.34億人次,同比增長4.1%,旅游總收入達2751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7%,成績可圈可點。
面對如此成績,“優等生”蘇州為何反而急了?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支撐夜經濟的,不光是吃、喝、玩,更重要的是人們向往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的心靈態度。人們在夜間還有著對文化和知識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
夜經濟潛力無限,但蘇州的夜經濟無論名氣還是人氣,不僅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有較大差距,也趕不上周邊的杭州、南京以及中西部地區的武漢、西安等城市。據夜間旅游大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2018年成都、深圳、長沙、廣州等城市的夜間消費在全天的消費占比都已經超過40%。
很顯然,“安逸”的蘇州,夜經濟還有極為巨大的想象空間。代表蘇州的符號,包括但不能僅限于高雅的昆曲、靜逸的園林、講究的“不時不食”,還需要激情的說唱、喧鬧的酒吧和接地氣的“宵夜江湖”。因此,在蘇州旅游促進大會上,夜經濟成為全面啟動蘇州旅游市場復蘇的“重頭戲”。
制定戰略的“急”,背后是實施戰術的“不急”。
“疫情給旅游業造成巨大沖擊,但蘇州市委市政府沒有急著推出政策‘強推硬拉’,而是一直在思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怎么去推動、去復蘇旅游產業。”藍紹敏直言,“我們一直在研究、謀劃蘇州旅游業的發展,我們希望這一輪的旅游復蘇方案,讓旅行社、旅游投資者得到更多商機,讓更多的游客有更好的體驗,讓旅游產業的成長更有長久性。”
“論歷史文化,蘇州是千年名城;論環境生態,蘇州是人間天堂;論富足發達,蘇州是魚米之鄉;論開放包容,蘇州是東方威尼斯。”全球最大的休閑度假村集團復星旅游文化集團董事長錢建農認為,疫情給文旅產業帶來了沖擊和考驗,但也催生了新的旅游業態和模式,重塑了新的旅游消費觀念與習慣,“這樣的改變,最有望在蘇州這樣的城市出現。我們看好蘇州!”
“錦鯉”大招全面提升吸引力
當天的旅游促進大會,除了促銷信息,一大批硬核舉措為復蘇“詩和遠方”增添動力,贏得市場一片叫好。
大招一:實施“蘇州錦鯉好運等你”消費激勵。推出送房、送車、送千萬消費券等促銷優惠活動,消費者在蘇州市區的活動商家內完成電子支付且實付超100元,輸入報名時填寫的手機號碼即可參與。該活動由蘇州市、區兩級安排資金4.96億元,預計撬動價值10億元的旅游產品,帶動各類消費超過30億元。
大招二:推出蘇州線下無理由退貨平臺。在全國率先由政府設立“無理由退貨”資金池,無理由退貨商品類型實現“全覆蓋”,除了七大類負面清單外的商品,都能無理由退貨,應退盡退,為游客和市民營造更舒心的消費環境。
大招三:啟動“春天蘇州旅游季”,發放70萬份旅游大禮包,50萬份發放給外地游客,服務外地游客來蘇旅游過夜;20萬份發放給蘇州市民,鼓勵蘇州本地人游玩蘇州。
除此之外,蘇州還有一批大招、硬招即將推出或正在醞釀,誓把蘇州的旅游資源開發到“白+黑”“5+2”的新極點,把蘇州打造成“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旅游目的地。
比如,蘇州將每年投入超過4億元專項資金,每年細化出臺一批政策舉措,補充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池,加快補齊要素短板,努力讓游客在蘇州游得更“通暢”、更“歡暢”;
創新打造“江南小劇場”演藝品牌,每年至少新推出10場包括昆曲、評彈、歌舞等在內叫好又叫座的特色小劇場演出,讓你走進尋常巷陌,一拐彎,就會不經意發現一個“江南小劇場”;
建立“夜間市(區)長”制度,由市、縣級市(區)政府分管領導統籌協調各項工作;
規范涉旅行政執法,建立涉旅企業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行政處罰清單;
……
這里的服務最貼心,這里的投資最熱力,這里的政策最給力!蘇州市市長李亞平在介紹促進旅游復蘇總體安排時表示,蘇州將完善一流支持政策、供給體系、推廣格局、消費環境,致力于打造最優旅游發展生態、最優旅游產品、最優旅游品牌、最優旅游服務。“我們將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落實落細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各項舉措,繼續加大對旅游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實施最有力的夜消費促進政策,全面提升蘇州旅游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影響力。”
蘇州的景,山水人文交融,別有一番風味;蘇州的城,古韻今風輝映,世間最是難得。當前,蘇州旅游行業已迎來了“越冬迎春”的重要時刻,蘇州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將其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相關部門和行業已經做了最周全的準備、最充分的預案、最貼心的禮包。千嬌百媚的蘇州精心梳妝,容顏一新,就等你來!(潘朝暉 孟 旭 宗志鵬 范昕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