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 浙江各地精準發力穩就業
|
央廣網杭州4月27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曹露浩 通訊員童偉宏)面對疫情影響,浙江各地出臺多項優惠政策,積極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保障企業用工。 杭州:“屏對屏”積極實施云上招聘助力招才引智 浙江杭州余杭區以線上云招聘代替線下活動開展人才招引工作,在對2700余家重點規上企業用工掃碼需求調查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人才招聘碼,開辟科研和管理人才、專技人才、高校畢業生、見習實訓等招聘專區。 與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省內外知名重點高校、高職院校合作,開展名校行線上招才引智活動,累計推出2068家企業3.6萬個工作崗位。向18.49萬名省內高校準畢業生發送短信宣傳我區人才招引政策和云聘會招聘信息,向4581位余杭籍大學生寄送就業創業邀請信。 同時,啟動“春風云招聘季”,開展19次大型“春風云招聘會”,為全區1200多家用工單位發布31000多個崗位需求信息,促成4000余人次達成用工意向。 寧波:線上培訓增強就業技能 寧波江北區積極發動企業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針對不同年齡結構、文化素質、技能水平的在職員工,推出九個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 記者了解到,寧波前洋跨境電商生態園區的30家跨境電商企業積極響應,對近400名員工先后開展電子商務師的線上技能培訓,實現停工不停訓,提升員工面對復雜多變運營環境時的綜合業務水平。 同時,人力資源機構搭平臺。寧波市眾信人力資源公司在其職業培訓學校(云學堂)課程中心開發了系列線上培訓課程,為金田銅業集團公司的262名營銷員、60名采購員、60名職業指導人員開展線上培訓提供專業服務。 目前江北區已有48家企業成功備案,3523人開展線上培訓,預計補貼金額達320萬元。 溫州:多措并舉抓好穩就業 在國外疫情暴發后,為穩就業防風險,溫州提早謀劃開展企業勞動力余缺調劑指導。截至目前,成功調劑勞動力2萬余人,溫州市開工企業94675家,節前在崗人數1886130人,目前在崗人數1886664人,到崗率達100.03%,其中工業企業到崗率99.91%。 浙江意邁達鞋業公司是一家年出口額超億元的外貿鞋企,出口市場以美國為主。去年12月份原有員工1900余人,今年復工1100余人。受疫情影響,3月份以來國外訂單全部取消,大量勞動力出現過剩現象,700多名企業員工無事可做。面對這種情況,企業負責人本著人本主義關懷和企業家社會責任意識,采取給700多名員工放假的策略應對困境,每月支出20多萬元,給這部分員工免費提供吃住,穩住員工崗位。 在穩就業方面,溫州還制定了社保費返還、留崗留薪補貼、疫情期間企業新招員工補貼、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等在內的“溫28條”和“溫32條”政策。 在溫州“惠企直通車平臺”開發網上申報系統,推出“抗疫惠企”通道,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各類補貼申領,大力提升企業復工復產信心,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截至目前,溫州市已有6萬多家企業申報社保費返還,已為3萬家企業返還社保費6.3億元,惠及50余萬職工。 安吉:實施共享用工模式,梯次保障大中小企業用工調劑需求 浙江安吉成立“共享用工”服務專班,抽調干部常駐規上工業企業和限上服務業企業,積極走訪開發區、示范區、各鄉鎮外貿類企業。 根據企業勞動力余缺情況,建立企業間員工余缺調劑共享資源庫,專門開發企業員工共享調劑平臺,暢通員工余缺調劑對接。 截至目前,已匯總10余家大中型企業需求端員工3000余個、供應端員工2800余個。 安吉通過“政府牽線、企業協商、員工自愿”的共享模式,促進人力資源在縣內有效合理流動。如博泰家具、天振地板公司受疫情影響產能下降,存在富余員工,而防疫企業東方基因公司缺少包裝普工,通過共享機制三企業已實現共享員工240余人。 實施共享用工模式以來,安吉累計為4家大型企業提供了員工輸出服務,為6家企業提供了員工輸入服務,累計流動員工2236人,為輸入員工企業保障了新增持續日產能超6000萬元的用工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