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工作成效如何?南京八部門負責人接受人大專題詢問
|
“如何克服疫情影響,為老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急服務?”“當前和今后在完善居家養老設施布局方面有什么規劃和政策?”“如何保證‘互聯網+護理’的醫療安全?”……4月24日下午,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對全市社區居家養老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專題詢問。
據了解,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把監督促進社區居家養老工作列為今年的監督重點,在4月23日的會議上,聽取了南京市政府關于全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報告,下午還進行了分組審議。“會后,市人大有關工作機構將把分組審議和專題詢問的相關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形成常委會審議意見,按程序交市政府研究辦理。”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問疫情期間助老:176個居家服務組織為5.8萬名老人提供服務20多萬人次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老年人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請問市民政局,疫情期間是如何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務的?”詢問一開始,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臘軍就率先問出了一個當前老人關心的一個問題。 對此,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表示,疫情期間,南京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為老服務,實現了“四個率先”:率先實施養老服務機構封閉式管理,率先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剛性需求服務,率先在省內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復工復產,率先派遣養老服務隊支援武漢。與此同時,南京市委市政府還高度重視老年人防護工作,總計為困難老人發放口罩41.8萬個,將1.2萬個口罩、350套防護服用于居家服務機構人員上門服務。 陳芳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封閉管理期間,共有176個居家服務組織累計為5.8萬多名老人提供服務20多萬人次。截至4月20日,復工復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574家,共計為8.7萬多名老人提供居家服務,累計服務26.8萬人次。 問規劃和政策:“新增14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項目列入今年全市民生實事 做好規劃、制定政策是開展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當前和今后在完善居家養老設施布局方面有什么規劃政策?南京市發改委主任許明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累計達到1335個,實現了全覆蓋。今年初召開的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票決出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中,推動醫養深度融合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新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個”“為50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等項目列入2020年全市民生實事。 許明說,下一步,南京市將以“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務專項規劃、養老發展專項規劃、人口發展專項規劃編制為契機,進一步突出居家養老工作,優化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更好地滿足群眾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問養老設施:全市開設家庭養老床位5684張,等于新增50家中等規模養老院 社區居家養老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南京市從2017年開始試點推廣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讓老年人實現“養老不離家”。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表示,能夠為家庭養老床位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潔、代購、健康檔案、定期巡診、醫療康復等“機構式”服務套餐,同時還提供緊急呼叫、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南京市開設家庭養老床位5684張,等于新增50家中等規模養老院。 “社區+居家”是目前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的主要養老模式,如何在社區內布局建設好養老服務設施顯得尤為重要。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葉斌表示,主要從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規劃標準、加強專項規劃編制、加強規劃管理三個方面去落實,涉及新建住宅小區項目的,明確應按照每百戶不少于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用房。 問“時間銀行”:增加手指放大鏡、語音下單等適老功能,便于老年人申請辦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南京市試點推行“時間銀行”,老年人可以在“我的南京”手機APP上申請養老服務需求,但目前注冊成為服務對象的老年人只有2023人。針對有些老年人(包括代辦人)反映,手機上注冊比較繁瑣,南京市民政局在這方面有何改進措施? “手機‘我的南京’APP上發布服務需求操作有難度,在‘時間銀行’試點過程中我們已經發現這個問題。”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說,“時間銀行”信息平臺目前還在不斷完善過程中, 下一步將在系統中增加適老化元素,如增加一鍵下單、增加手指放大鏡、智能AI客服機器人、語音下單等適老性功能,同時將通過人工派單,切實發揮好虛擬養老院作用。 “這個問題,問到我們老年人心上了啊!”“回答得也讓我們放心了。”……在網絡直播現場,不少網友現場“打卡”。 問失能老人養老問題:衛健、醫保部門協同,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難題 南京市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有15萬多人,其中大部分選擇居家養老,“互聯網+護理”服務將有效滿足他們的醫療護理需求,但也同時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何保證醫療安全,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南京市衛健委主任方中友表示,要對服務項目進行嚴格風險評估,對醫療機構、服務人員進行嚴格遴選培訓,對服務標準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對服務過程進行嚴格監管。在此基礎上,還將定期組織專家進行現場督導,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對于失能、半失能等一些需要長期醫療護理依賴的老人,在推行長期護理保障建設方面,有哪些打算和舉措? 南京市醫保局局長刁仁昌表示,將在“提高保障待遇,支持醫養結合服務向家庭延伸;完善定點管理,支持服務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調整服務價格,促進醫養結合可持續發展;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詢問的內容涉及社區居家養老的方方面面,都是社會關注度高、人民群眾感受直接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參加應詢的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問出了人民群眾的關切,也問出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采取聯組會議的專題詢問,旨在讓大家全面了解和把握全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現狀,有利于人大、政府和社會有關方面凝聚共識,合力推進南京養老服務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和新要求。(趙雅惠 巫曉 肖日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