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范兒!南京建鄴將為垃圾分類插上“智慧的翅膀”
|
新華網南京4月23日電(蔡逸秋)當垃圾分類與互聯網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人們的生活方式又會發生哪些改變?4月23日,南京市建鄴區發布《建鄴區2020年度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方案》,針對雙閘街道智慧垃圾分類實施計劃作重點介紹,同時對“創新智能‘云平臺’,助力垃圾分類精準化”智慧垃圾分類項目進行解讀。
據建鄴區人民政府雙閘辦事處倪戎介紹,此次雙閘街道智慧垃圾分類項目計劃通過移動互聯網、機器視覺等相關先進科技,完成有趣、便捷、高效、有償的垃圾分類,實現相關數據動態追蹤和分析的智慧化垃圾分類“物聯網+”新模式。通過智慧站、智慧投、智慧識、智慧運,實現全天候“源頭、中途和末端”三大環節精準監管,給垃圾分類插上“智慧的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區別于傳統垃圾房需要手動開箱,雙閘街道即將試點的智慧垃圾房將打造真正的無接觸投遞,提升居民的分類體驗。居民只需對著智慧垃圾房說出投遞的垃圾類型,箱體內智能語音系統會識別居民的指示,對應的箱體門就會自動打開,投遞完會自動關閉稱重。
為了區別于傳統垃圾收集房人工督導,此次智慧垃圾房全部配有信息傳輸功能,基于物聯網技術可將垃圾房所有產生的投遞信息、重量、種類、用戶行為等實時傳輸。后臺大數據系統會將這些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匯總,從而對參與率、分類正確率、垃圾總量等進行精準統計分析。
“智慧垃圾分類的初衷就是讓垃圾房融入小區環境,獲得居民認同,成為小區的一道風景線!蹦呷纸榻B,本次智慧垃圾試點區域為雙閘街道江灣社區,所有垃圾分類收集房會根據每個小區的建筑風格及小區綠化和公共場地因地制宜去設計建造,并配置WIFI等人性化設計。
據悉,本次雙閘街道垃圾分類計劃將2020年4月到6月定為樣板試點期,以雙閘街道6個先行先試小區及單位為試點區域,實現垃圾“三化”和社區“0桶計劃”,7月至12月完成街道垃圾分類智能站點全覆蓋,實現廚余垃圾不出社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