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老師玩轉“教學兵法” 云上課堂有趣又有收獲
|
新華網南京4月23日電(龐雪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老師們紛紛變身“主播”,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新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的齊振超老師,在網絡授課期間,創新性地采用“線上自學+線下教學活動”“知識點自學+能力拓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收獲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工程連線、辯論賽、詞匯競猜、動畫人物講課……這些都是他“玩兒”出來的新花樣。
齊振超設計的課堂互動項目 “工程連線”打造專業性課堂 線上線下的時間如何平衡?課堂上是否可以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自學?教學活動如何提升知識效率?面對這些問題,齊振超以課程《飛行器復合材料制造技術》為例,詳細介紹了他的方案。 這門課屬于專業選修課,專業性強、前沿,知識點瑣碎且更新快,偏向理解記憶型,重視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適合進行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更看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他說。為提高學生的工程認知能力和職業興趣,齊振超視頻連線中國商飛公司、航空工業成飛、中國中車的技術骨干,由他們講解知識點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同時,在不涉及機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人員通過視頻帶領師生參觀實驗室,學生們在家里就能看到工程現場,大呼過癮。“工程連線”也是結課調查中最受學生喜歡的環節。 “定制游戲”打造趣味性課堂 課程進行到一半時,學生接觸了大量的專業詞匯,這些詞匯的定義科學嚴謹,但容易混淆。為督促同學們復習詞匯,幫助記憶,齊振超組織了“你說我猜”的詞匯游戲。同學們在彈幕區瘋狂刷屏,但猜錯后就得去復習相關詞匯的知識。
“定制游戲”打造趣味性課堂 “通過這些分組活動,加強了我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調動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參與這門課程的張欽同學說。 “教學活動設計要兼顧趣味性與知識效率,既不能光顧著形式熱鬧學生喜歡,卻缺乏知識內核或者知識效率低下。”齊振超曾經使用過名為“誰是臥底”的相似的詞匯辨析游戲,就因為知識效率低被棄用了。 針對即將要開課的專業必修課《飛機裝配技術》,齊振超也預先安排了一些教學設計。利用動作捕捉技術,捕捉面部表情和動作,控制卡通人物進行課程錄制,提高視頻趣味性。拆分知識點,創建知識地圖,為地圖每個坐標配置相應視頻微課資料,用于學生復習,哪里不會點哪里,提高復習效率。還有手工折紙造飛機,通過折紙學習造飛機的技術。 關注聽課狀態 打造“自主性”課堂 “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關注重點不一樣,而且需要鍛煉自學能力,自主學習是比知識更重要的生存技能。”齊振超說。 知識點教學是根本,是能力培養的載體,“知識點課下自學”“課堂答疑”的教學環節是非常必要的。“學生自學最大的問題不是老師講不好,而是學生的聽課狀態。”為了保證學生的自學效果,他使用雨課堂梳理知識點,修改課件,加密知識點測試,保證能夠吸引注意力,并形成評價結果。針對學生錯題、標記的PPT,或者提出的問題,他也會進行針對性的統一講解,反復強調課程重點知識。
“只論知識點講述,錄制課程的效果優于真人現場。可以利用更高水平教師的課程資源或者由授課教師自己錄制,教師沒有必要每年做重復工作。”齊振超對于錄制課程有他自己的思考。 齊振超表示:“混合式教學并不輕松。將知識點傳輸改為學生自學,這一點看起來對老師一勞永逸,松了松擔子,但其后以知識內化、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活動,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難度也更高。” 在線上教學中,齊振超老師深刻把握知識傳遞的客觀規律,根據客觀約束靈活進行教學設計,正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打出了不一樣的“教學兵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