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捐贈抗疫物資馳援拉貝后人
|
北京時間4月17日17時33分,一批貼有暖心標識的抗疫物資從南京飛抵德國柏林,下一站為海德堡,捐贈物資清單上,受贈方一欄寫著“托馬斯·拉貝”“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當下,一段時隔80多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跨國情誼有了溫暖延續。暖心標識上中德兩國國旗上方,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橋巍然聳立,兩只大手跨越國界緊緊相握。圖案中央,“并肩戰疫,南京與你同在”的字樣格外醒目。 4月初,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通過央視新聞連線,講述了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醫生托馬斯·拉貝緊急向中國求助抗疫藥品一事。托馬斯·拉貝的祖父約翰·拉貝,在南京可謂婦孺皆知。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曾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生命。多年后,身為“南京榮譽市民”的托馬斯·拉貝將祖父所著《拉貝日記》南京卷原件捐給南京,續寫著拉貝家族與這座城市的友好情誼。 托馬斯·拉貝發出的求助信息,不僅驚動了中國駐德國大使,更驚動了萬里之外的南京城。不管是藥品,還是口罩、防護服,只要是拉貝孫子急需的抗“疫”物資,南京都會鼎力相助!一場特殊的跨國援助在南京有序展開。 “都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他們家對南京城有大恩!”江蘇柯菲平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引林聞訊后立即行動。他第一時間聯系同行,輾轉從上海一家藥企購得600瓶藥品并全部捐贈,“按新冠肺炎療程所需藥品計算,目前籌措的至少可救治1500人。” 除了藥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也緊急行動。短時間內,620瓶指定藥品、200套防護服、3萬只口罩等物資籌措到位。除向拉貝先生及家人進行捐贈外,南京還向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學醫學院捐贈醫療物資,幫助他們盡快渡過難關。 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在當前兩地來往航班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爭分奪秒,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協調,聯系江蘇赴德援助包機,打通了物流運輸渠道。 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教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張生感動地說:“南京這座博愛之都與和平城市永遠不會忘記拉貝這樣的國際友人,此番南京用自己的方式馳援拉貝后人,讓拉貝家族與南京穿越世紀的情誼翻開新的篇章。” (田 梅 黃 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