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宿攜手碩果可期 蘇州黨政代表團赴宿遷考察
|
4月14日,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率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赴宿遷考察,并參加蘇宿工業園區拓園發展開工儀式、蘇州宿遷兩市工作情況交流會暨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四次會議。 2019年,蘇州GDP同比增長6%,達1.93萬億元,位列江蘇各設區市榜首。在最新公布的全國城市GDP排名中,蘇州排名第六,可謂“地表最強市”; 宿遷作為江蘇最年輕的設區市,近年來在電商等領域發展得風生水起,勢頭迅猛。尤其是蘇宿工業園區,截至2019年底,累計吸引投資411億元,完成納稅124億元,成為宿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地表最強市”與江蘇最年輕市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蘇宿合作,要從2001年說起。 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南北掛鉤”的戰略決策,播下蘇州宿遷攜手發展的種子。2006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作為兩市緊密合作共建的產物應運而生。2019年,園區以占0.16%的土地,完成了宿遷6.5%的稅收收入、7.4%的規上工業增加值、17.6%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在蘇州幫助下,宿遷先后建立6個南北共建園區,在近5年全省共建園區考評中均躋身前十位。蘇宿工業園區作為全省第一家南北共建園區,經過13年開發建設,連續十年在全省共建園區考評中位居第一,截至2019年底累計吸引投資411億元,完成納稅124億元。 2019年,為推動省內全域一體化發展,省委、省政府啟動蘇宿工業園區開展高質量拓園發展創新試點,為蘇宿工業園區專門出臺了“十條支持政策”,蘇州宿遷兩市簽訂拓園發展的合作協議。蘇州黨政代表團一行此次行程之一便是參加蘇宿工業園區拓園發展開工儀式。 宿遷市副市長、蘇宿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馮建林介紹,拓園發展新增遠期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近期開發約7.75平方公里。拓園的首個基礎設施項目——青海湖西路西延工程總長1.76公里,計劃總投資1.5億元,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近期還將有10個產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30.5億元。 當天,兩市還召開蘇州宿遷工作情況交流會暨蘇宿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深入謀劃推進兩市掛鉤合作南北共建工作。會上,蘇宿兩市簽訂《2020年度掛鉤合作協議》及相關補充協議、商務協議。 以蘇宿工業園區為代表的蘇宿合作,未來又將如何規劃? 且看一組數據。 蘇宿工業園區工業項目投資占比、外資項目投資占比均達70%,畝均投資強度達500多萬元、每平方公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億元,單位土地財政收入在全省122家縣級區域中排名第六、26家管理區中排名第二。 藍紹敏認為,蘇宿共建園區承載了時代使命,是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江蘇探索”,也是推動宿遷加快發展、蘇州加快轉型的互惠互利之舉。蘇州工業園區作為運作主體,要不遺余力復制“園區經驗”,積極打造“2.0升級版”,完善聯合招商和信息共享機制,力促更多項目成功落戶園區。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高產業層次,積極打造一批好品牌。 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表示,蘇州對宿遷的支持和幫助,為宿遷經濟社會發展、為兩市長期合作、為全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蘇宿工業園區要更加注重體制機制的創新與融合、重大項目招引集聚、產城融合深化突破,同時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促進兩地產業、科技、人才等各領域合作交流。 依據兩市簽訂的拓園發展合作協議,蘇宿工業園區將全力打造成為“兩基四區”:蘇州先進制造業域外產能基地、新興產業創新成果產業化生產基地和產業升級的集聚區、現代新城的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力爭通過7至10年的時間,把蘇宿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區域跨界合作園區。 2020年,蘇宿工業園區定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工業銷售收入增長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工業增加值增長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90%的工作目標。 在宿期間,蘇州市黨政代表團深入蘇宿工業園區及部分企業、社區等,學習考察了宿遷在推動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生態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藍紹敏說,要進一步創新合作機制,深化產業轉移合作,全力確保蘇宿共建園區特別是蘇宿工業園區持續走在全省南北共建園區最前列。 有理由相信,雙“su”聯手,必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顏 穎 洪 葉 吳 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