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啟東:打造“金北翼”“綠走廊”“新藍海”
|
新春伊始,南通市決定,以“大通州灣”思維統籌推進全市域的沿海開發、江海聯動發展,構建市級統籌、各板塊共同參與的發展格局。啟東呂四港被賦予“起步港區”重任,將在6月底前開工建設2個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疏港鐵路和內河航道,力爭明年底建成開港。 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啟東地處江海交匯點,是南通建設新出海口和對接上海的前沿陣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使啟東迎來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啟東市委書記王曉斌說,搶抓“風口”,啟東主動將自身“小邏輯”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在協同發展中補齊短板,在區域互動中發揮優勢,努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金北翼”、長江口生態“綠走廊”、跨江融合發展“新藍海”。 理念融合 下好一體化進程“先手棋” 早在一年多前,啟東就委托上海財經大學開展《啟東接軌上海總體策劃》課題研究。“啟東緊鄰上海,在省政府批復的《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中,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被明確為南通對接服務上海‘三港三城三基地’空間格局中的‘一城’。”在王曉斌看來,推進一體化,首先是戰略理念的融合,必須跳出啟東,在區域發展的大棋局上尋找定位,才能與周邊同頻共振、相向而行。 既看到“自身需求”,也關注“對方需要”。啟隆鎮是啟東位于崇明島上的“飛地”,策應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啟東委托上海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啟隆鎮總體規劃》《啟隆鎮鎮區控制性規劃》,主動關閉、搬遷所有工業企業和畜牧養殖企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游業。 既補齊“短板”,也貢獻“長板”。土地資源是啟東的優勢,上海浦東祝橋鎮打造航空產業城,迫切需要產業騰挪,啟東高新區順勢打造“區中園”——浦東祝橋啟東產業園,承接機械制造、高端裝備等優質項目轉移,一平方公里的園區現已落戶億元以上項目30余個。 良性互動中,啟東與上海越走越近。“生活在崇明島,越來越感覺自己不是‘外人’了。”在啟隆鎮開辦企業的張愛華前些時候來到崇明區行政服務中心,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崇啟專窗”,成功辦理了企業經營范圍變更。運用互聯網、人臉識別等新技術,啟東、崇明打破行政壁壘,在兩地行政服務中心分別設立“崇啟專窗”,30項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 發展規劃互動共繪、基礎設施互聯共建、產業創新互融共進、資源要素互通共用、生態環境互保共治、公共服務互惠共享,放眼未來,啟東已確定“六互六共”路線圖,努力在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動一體化中,把“區位優”的獨特稟賦轉化為“發展強”的現實優勢。 錯位發展 放眼長三角集聚資源 在啟東沿江公路與華石路交匯處南側,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這里是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的首開區。負責施工的綠地集團工程經理華佳偉介紹:“首開區16.1萬平方米產業用房全面啟動建設,30棟已經結構封頂,標志性建筑規劃展覽館不久就將開館。” 啟東正舉全市之力建設生命健康科技城,圍繞長江綠灘、創智蝶谷、生命樂城三大主題,形成研發創新、綜合服務、醫療健康、綠色生產四大功能組團,打造長三角生命科技創新基地、健康產業集聚區、濱江休閑宜居新城。 “一體化不等于同質化,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面前,啟東不能迷失自我,既要打破藩籬推動協同發展,更要打造特色優勢,與周邊形成錯位和互補。”啟東市市長葛志娟說。 知名藥企藥明康德率先搶灘。“啟東距上海張江‘藥谷’僅50分鐘車程,是我們在上海周邊布局的理想選擇。”上海藥明康德副總裁董徑超說,公司決定投資50億元在啟東建設研發副中心,建成后將集聚六七千人的研發團隊,規模超過上海總部,預計每年實現銷售60億元以上。以藥明康德為龍頭,尚華醫藥研發基地、復旦生命健康科技園等一批重特大項目紛紛落戶,推動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加速崛起。 站在長三角的大舞臺上,啟東瞄準上海綜合產業功能齊全、江蘇實體制造業實力強、浙江數字經濟先發等特點,集聚資源打造海工及重裝備、生命健康科技兩大主導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及半導體等特色產業。去年,該市新簽約超10億元重特大項目16個,新開工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5個,新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13個。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0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65億元,列全省第9位,實際利用外資完成率南通第一,外貿進口增幅列南通第一。 綠色浸潤 攜手打造江海生態走廊 從空中俯瞰江海交匯處,G40滬陜高速如長龍貫穿南北東西,把崇明和啟東連接在一起。讓人養眼的是,以路基綠化美化為基礎,上海、啟東聯手把這一快速通道打造成浸潤江風海韻的生態走廊。 “崇明和啟隆分屬上海和江蘇,過去中間豎有醒目的界碑。但隨著崇明加快建設世界級生態島,我們主動學習崇明生態建設的先進經驗,讓綠色蔓延沒有‘界碑’。”啟隆鎮黨委書記龔磊磊介紹,2010年以來,啟隆先后關閉3家建材廠、2家鑄件廠、1家養豬場,外遷1家奶牛場,新增成片植樹造林超過6000畝,全鎮森林覆蓋率已達30%,醉人的江風海韻成為該鎮最亮麗的名片。 “這里環境好,我們最喜歡來轉轉。”近日,81歲的陸秀娟和老伴又一次來到頭興港碼頭。不久前,頭興港河還是一個環境污點,啟東投入巨資,將砂石碼頭、倉庫、堆場等全部搬遷,封堵排污口,把“龍須溝”變成集健身、休閑、植被保護、水源地保護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城市公園。 近年來,啟東累計疏浚填埋766條黑臭水體,18條市級骨干河道基本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全市6個省考、1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保持達標。空氣質量2018年在全省53個縣(市、區)中名列第一,去年繼續保持全省領先。(陳明 徐超 賁騰 俞圣彤 嚴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