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布一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首次出現揚塵污染
|
3月31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全省典型環境違法案件(第二批),接受社會監督。第二批典型環境違法案件一共20件,和往期公布環境違法案件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的高額處罰大案相比,這批20件案件都是處罰金額并不大的“小案子”,環境部門認為,典型案件“由大變小”,正是全省各級環境部門加大監管、從嚴環境執法的成果。 20件案件中和南京有關的有兩件 20件典型案件中,南京有兩件,都與揚塵污染有關。 第一件是高淳區生態環境局查處的工地揚塵污染案件。去年8月,南京市高淳生態環境局對南京中南融創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NO.2017G02、NO.2017G03地塊”項目工地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項目施工現場大面積裸土未覆蓋,車輛出入道路未硬化,路面積塵、泥塊較多,土方施工未采取濕法作業。隨后,南京市生態環境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對該公司處罰款24.64萬元。 南京被通報的另一件案件由江寧區生態環境局查處。去年9月,江寧區生態環境局對南京聚新鋒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分篩作業露天進行,作業產生的粉塵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現場粉塵污染較重,環境較差。隨后,市生態環境局下達查封決定,對該公司破碎車間配電箱實施查封,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環境違法行為,處罰款6.1萬元。 罰款6.1萬元,這起案件也是這次被通報的20起案件中,處罰金額最低的。 典型案件中首次出現揚塵污染 從2018年開始,我省開始分批對上一年度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進行通報,分別是上半年一批,下半年一批,至今已通報6批典型案件。在這次公布的2019年下半年典型環境違法案件中出現了新變化,即20件案件中,有一件是工地揚塵污染。 記者查閱被往期公布的6批案件,此前被通報多是工業生產廢氣排放、廢水排放、危廢處置不當這類的“大案子”,對環境影響較大。比如往期每次公布的案例中,都有企業廢氣超標、環保設施沒有正常運轉、污水處理廠出水超標、企業私設管道排放污水這類案件,處罰金額都比較大,還有些案件同時移交公安機關,追究涉案單位和人員的刑事責任。 查閱南京市此前被通報的案件,均為廢氣超標、廢水超標和危廢處置露天堆放造成環境污染。此次被通報的兩件揚塵污染案,是通報制度確定以來數百起環境違法案件中,首次對這類污染行為進行通報。“工地揚塵查處是我們日常執法中處理最多的案件!笔协h境監察總隊執法人員介紹,揚塵污染案件在環境執法案件中占比較高,首次出現揚塵污染案件通報表明省生態環境廳將對揚塵污染繼續加大執法力度。 通報“小案件”傳出從嚴環境執法信號 全省典型環境違法通報中,出現工地揚塵污染這樣的尋常“小案件”,市環境監察總隊人士認為,這傳達出的是今年要以更大力度從嚴環境執法的信號。 據介紹,近年來我省各級環境部門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在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也在強化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經過幾年嚴格執法,環境違法將付出大代價這個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所以特別重大的案件越來越少。同時,從公布的典型案件數量看,案件數也出現減少,這是嚴格執法帶來的成效。 市環境監察總隊執法人員介紹,這次省生態環境廳首次通報了工地揚塵污染案件,表明今年環境執法將更嚴。今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揚塵是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今年我市將針對大氣污染的重點領域加大執法力度,從嚴從重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以強化執法確保空氣質量改善。(江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