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驛站用上“蘇藥蘇功”,國家隊在武漢留下中醫傳承
現代快報訊 (特派記者 是鐘寅)3 月 17 日,國家中醫醫療隊完成醫療任務,撤離武漢。一個多月里,中醫醫療隊不僅圓滿完成了武漢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還為普安山康復驛站提供了康復醫療的指導。11 名中醫專家在這里留下了傳承弟子。其中,江蘇隊還給治愈者留下了 " 蘇藥、蘇功 ",幫助治愈者提高康復質量。
△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 江蘇醫療隊 " 送藥 + 傳功 " 從 2 月 14 日開艙到 3 月 10 日休艙,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平穩運行 26 天,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564 人、治愈出院 392 人,部分轉至省婦幼光谷院區,無一例從輕癥轉為重癥。國家家中醫醫療隊匯集了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陜西 5 省市的 360 名中醫專家,他們在這所方艙醫院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就在休艙后,醫療隊并未休息,而是投入到康復治療的新任務中。國家中醫醫療隊根據疫情發展的新形勢,應江夏區政府要求,繼續指導參與普安山康復門診的工作。
△史鎖芳與弟子葉德梁交流 " 這幾天,康復中藥從江蘇寄來了,已經給治愈者服用,大概夠 200 人完成康復療程。" 國家中醫醫療隊(江蘇)隊長、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史鎖芳介紹,在方艙醫院運行期間,他就開始考慮患者康復的問題。他根據治愈者的不同特征,分成了三類人群。" 第一類是肺脾不足,他們的表現是氣短、沒精神、臉上發黃、舌苔薄膩;第二類是氣陰兩虛,這類人表現是精神不振、氣短、燥熱、舌苔干;第三類是沒有明顯癥狀。" 史鎖芳與江蘇省中醫院的后方專家團隊,根據人群特點共同擬定了兩套藥方,肺脾不足者、無癥狀者共用 1 號方,氣陰兩虛者用 2 號方。史鎖芳強調,無癥狀的治愈者康復治療,也不能忽視。他說," 按照金土相生的原理,肺屬金,脾屬土,脾胃是后天之本,補了脾就補了肺,服用 1 號方對無癥狀的治愈者,也有益處。" 史鎖芳將兩套藥方機理和適應人群,向江夏方艙醫院院長、北京中醫院院長劉清泉做了詳細匯報。劉清泉表示認可,并將安排將 1 號方、2 號方在普安山康復驛站推廣使用。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普安山康復驛站每天都有治愈者隔離期滿出院。史鎖芳也通過在方艙醫院期間建立的醫患微信群,持續關注治愈者康復情況。 除了中藥外,國家中醫醫療隊還將 " 蘇功 " 在普安山康復驛站推廣。" 蘇功 " 是史鎖芳根據《黃帝內經》中 " 五運六氣 " 自創的太極六氣功和呼吸吐納功,通過鍛煉提升人體正氣,進而增強體質,促進康復。
△史鎖芳與葉德梁、左永娟交流 " 帶不走的隊伍 " 繼續服務武漢 康復治療是一項長期工作,為了留下一支 " 帶不走的隊伍 ",3 月 9 日,國家中醫醫療隊的 11 名專家,接收了來自武漢江夏區中醫院的 11 名中醫醫生,作為師承弟子。史鎖芳接收了江夏區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葉德梁為徒。史鎖芳表示,中醫自古以來在預防和促進康復方面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國家中醫醫療隊采取這種 " 師帶徒 " 的方式,指導他們、培訓他們,教授他們新冠肺炎疫情當中的康復經驗,是很有意義的。 3 月 17 日,史鎖芳在臨別前,再次與葉德梁交流了治愈者的康復治療細節。" 陰虛的患者怎么調理,氣虛的患者怎么調理,老師一一做了詳細的指導。" 葉德梁感覺在交流后受益良多,特別是老師在五運六氣領域的造詣,讓他欽佩。
△史鎖芳給腦梗偏癱患者問診 " 有一位腦梗偏癱的患者求助,希望通過我們找到國家中醫隊的專家看看,我們把他帶到老師的駐地去了。老師沒帶其他設備,只靠一副銀針,就讓患者的癥狀大為改善。" 葉德梁介紹,這名患者右半邊身體幾乎喪失行動能力,在史鎖芳用針灸治療后,患者當場就能把胳膊抬到與肩平齊的高度。" 太佩服了,這種立竿見影的改善,我從醫多年,也是第一次看到。" 葉德梁下定決心,一定要認真跟著老師好好學下去,傳承下這些經驗,服務更多患者。當天,江夏區中醫院科教科科長左永娟也一同前來,她在交流后,也對史鎖芳的醫術醫德深感欽佩。" 史老師對我們的指導是毫無保留的,手把手教,講解特別細致!" 她表示,希望以后能把江夏區中醫院的醫生送到江蘇省中醫院學習,傳承中醫技藝,服務更多本地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