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9萬多基層醫務工作者: 筑牢基層防疫“銅墻鐵壁”
交匯點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疫情防控期間,全省19萬多基層醫務工作者,聞令而動,義無反顧,每天忙碌在預檢分診點、消殺現場、隔離觀察點、防控宣教第一線……筑起了基層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銅墻鐵壁”,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奉獻之歌。
“超級丁醫生”奮戰在最基層 “張爺爺好,最近情況怎么樣。”“是小丁啊,現在你們都在忙著防控疫情,還惦記著我這個老頭子。”吸著氧氣、喘著粗氣的張爺爺邊說著話邊從被窩里伸出布滿皺紋的手,和小丁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張爺爺口中的小丁已經47歲了,是南通市港閘區永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師丁祎。 85歲的張錦巖爺爺由于前列腺增生靠插尿管排尿。五年前丁祎在社區走訪時候,了解到這一情況,并主動接下了上門給張爺爺換尿管的任務,這一接就是五年。疫情防控一開始,張爺爺以為丁祎來不了了,可小丁醫生依然準時上門,這老人家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南通火車站人流量大,每天從早晨到深夜,進出站旅客數千人。從1月22日開始至今,丁祎和他的150名戰友每天分四班倒已經累計給近15萬旅客測量體溫。前階段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部署,丁祎組建了40人的醫務人員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和轄區民警一起上門摸排,給那些從疫區或者外地返回的人員測量體溫,大家起早貪黑,共走訪1120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丁祎還利用自己創建的南通市第一個醫生微信公眾號——“超級丁醫生”,寫下了大量的與疫情相關的健康科普文章。并且每天通過微博,積極傳遞正能量,把身邊同事抗擊疫情的暖心故事進行宣傳。 抗疫戰里的“父女”兵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南京市溧水區石湫鎮三星村有一對由父女組成的“家庭戰斗隊”。父親張朝國是三星村一位從業41年的老村醫;女兒張歡歡,溧水區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主管護師。 疫情發生后,老張每天走村入戶到村民家中給外出歸來的人員及家屬測量體溫、普及防疫知識、心理輔導,還要參加村里的消殺任務,連續奮戰在鄉村醫生的崗位上。為節省時間,他每天中餐就是簡單的泡面,用自己的滿腔熱血為村民健康服務。
女兒張歡歡,報名溧水區人民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未成功。在得知第二批開始報名后,她立即遞交了“請戰書”,終于成行,如今仍然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她在朋友圈這樣寫道:“我是一名中共黨員,在疫情面前我必須沖向前方......”她父親在下面的評論更是感動了無數人:“為我女兒加油!凱旋時父母為你辦慶功宴!”就這樣,父女倆一個在武漢,一個在南京互相鼓勵著,共同為了一個目標——戰疫不獲勝不言退。 隔離觀察點,這里溫暖有愛 平時覺得有點“無聊”的家,現在是許多人覺得特別留念的地方。“謝謝你們這些天的悉心照顧,你們也要保重身體。”近日,南京建鄴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舉行了一場別樣的歡送會,因為又有一批特殊的客人解除隔離醫學觀察回家了。 隔離觀察點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隔離人員,可有一群人依然堅守在這里,他們是建鄴區興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自大年三十進駐以來,他們至今還未回過家。 來自北京的張女士動情地說:“謝謝南京人,謝謝你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這里所有的愛,我們都會記在心里,因為有了你們醫務人員,我們才能平安回家。”張女士帶著8歲的女兒乘飛機時,同機有武漢出境人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母女抵達南京后就被送至隔離醫學觀察點。其間,醫護人員對母女倍加關懷,讓她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隔離觀察期間有些人會很焦慮,擔心自己會被傳染,醫護人員每天給他們做健康宣教和心理輔導,定時監測身體狀況。還為他們提供了平板電腦和無線網絡服務,大到電吹風、電水壺,小到一根發圈,貼心而又暖心。14天的隔離觀察結束了,這里的醫護人員成了他們的知心好友、健康咨詢師、貼心的生活管家。 身小力薄,挑起消殺重擔 疫情發生后,鹽城市亭湖區鹽東鎮衛生院的公衛醫生王友志把即將小升初的孩子“扔”給了鄉下年邁的父母,立即投入到抗疫第一線。她與同事成立健康宣傳志愿者團隊,每天穿梭于街頭巷尾,奔走于村居小組,宣傳、摸排、隨訪一樣不落,常常忙到深夜甚至凌晨。 醫院人手嚴重不足,留觀人員又陸續增加。王友志主動承擔了觀察點每天的消殺和生活廢棄物處置工作。體重不足100斤的她每天穿戴防護服,背著40斤的噴霧藥箱,對每一個房間、每一處角落消殺,任藥箱壓紅了雙肩、汗水浸透了衣服。 她還是一名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完成醫學觀察點每天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為醫學觀察點和全鎮居家觀察人員提供心理援助服務。一個從武漢回來的小伙子,由于入住環境不適應、害怕感染、心理恐懼,導致睡眠不好,精神狀態較差。王友志結合這個小伙子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點,每天堅持電話聯系,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多次與其面對面溝通。一次、兩次、三次……小伙子終于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隔離結束時,小伙子滿懷感激地向她鞠了個躬,并激動地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醫務人員”。 據了解,全省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將基本醫療、基本公衛、家庭醫生服務與新冠肺炎防疫有效結合,形成“四位一體”防控工作模式,守住了抗疫的“網底”,為打贏這場阻擊戰奠定了基礎。 交匯點記者 仲崇山 編輯: 葉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