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黃石兩地作戰,吳儂軟語“蘇”醫生的硬核經驗
現代快報訊 1 月 28 日開始,6 批蘇州醫療隊員馳援湖北,在武漢、黃石展開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目前,349 名蘇州隊員共收治了 907 名患者,其中重癥患者 268 名,危重癥患者 90 名,現有 406 位患者治愈出院。在這場救治工作中,蘇州醫療隊也總結出了集速度、力度和溫度為一體的 " 蘇州經驗 "。
邊救治邊總結,提高患者治愈率 " 我是湖北人,作為一名重癥科醫生,我要為家鄉出一份力。"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蘇州一隊黨支部書記、蘇州市立醫院副院長曾元英說。一個月來,她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與隊員們共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新冠肺炎疾病沒有特效藥,此時重癥病人的救治時機就非常重要。" 她總結,重癥醫生要有一雙 " 偵探眼 ",病人生命體征的細致變化都要關注到,呼吸、營養等各種干預手段,都要及時用上。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身體情況常常容易發生變化,醫護人員在治療中 " 關口前移 " 就非常重要。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蘇州一隊黨支部書記、蘇州市立醫院副院長曾元英 曾元英介紹,蘇州醫療隊每周一會召開醫療質量例會。會上,各個醫療組一起討論,治療中面臨的困惑和收獲。同時,他們每天下午也會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開展全院性的疑難病例討論和其他團隊的專家進行學習交流。 " 我們是邊救治,邊總結。既能指導實踐,又總結出寶貴的防控方案,也為這一特定歷史留下資料。"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蘇州領隊、蘇州市衛健委綜合監督處處長劉日記說。他表示,新一版的診療方案出來后,蘇州醫療隊都會進行研究。在例會上,針對病人的相關情況討論后,大家都意識到有一些問題需要在實戰中繼續完善。" 我們會在實戰過程中,把焦點或重點問題,組織專家進行關鍵環節完善,并形成制度建設,以指導整個醫療隊。這有利于規范化治療和精準治療。" 最近,他們將感染防控、醫療救治、人文關懷三方面的工作總結成文,將這些來自一線的經驗總結發給了蘇州市衛健委。他認為,來自一線總結的戰役經驗非常寶貴,對以后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特別是以后碰到一些類似的公共衛生事件,這些來自最前線,最直接的經驗,也是很好的參考。"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蘇州領隊、蘇州市衛健委綜合監督處處長劉日記 多學科聯合診療,提出 " 肺外保護 " 重癥、危重癥治療中 " 肺外保護 " 的問題,就是蘇州醫療隊總結出的一條重要經驗。劉日記介紹,重癥、危重癥患者的 " 肺外保護 " 在早期未引起很大的關注。他說," 一般重癥、危重癥患者會有一些肺外的多臟器的損傷,而損傷一般出現的比較慢。我們也是通過一些案例,觀察到新冠肺炎的多器官損害在有基礎疾病的病人身上尤為明顯,而往往成為最后加重病情的啟動因子。之后,我們就更加突出肺外保護,形成更精細化的管理。" 蘇州醫療隊成立包括心臟、腎臟、肝臟、呼吸等專業組,對每一個病人進行肺外臟器的篩查。同時這些專業組全部配合進行點對點治療。
能有這樣齊全的專業組配置,得益于前期準備充分。劉日記介紹,此次,江蘇援湖北醫療隊蘇州隊共有隊員 349 名隊員。隊員們分為 6 個批次,分別到達武漢、黃石,隨后武漢的團隊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等地展開救治工作。因為充分考慮到新冠疾病的特點,醫療隊成員中,有重癥、呼吸科、感染科、心血管內科、腎內科、消化內科等專業的專家。其中,214 位醫護人員為中級以上職稱,83 位醫護人員為高級職稱。隊伍中,還有許多的年輕力量,97 名隊員是 90 后,80 后占比達到了 80%。
" 蘇武沐陽 " 體現蘇州式人文關懷 " 我們所有的醫療隊都是一夜成軍,這代表了蘇州速度;一邊救治患者,一邊將這些經驗制度化,這代表了蘇州力度;蘇州隊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代表了蘇州溫度。" 劉日記用 " 速度、力度、溫度 " 總結了蘇州醫療隊馳援武漢的表現。 在整個醫療救治的過程中," 蘇式 " 出院卡、心愿墻里都有蘇州特有的 " 吳文化 " 的痕跡。蘇州醫療隊注重給予患者心里上的慰藉,通過溝通建立與患者之間的信任,繼而達到醫患雙方共同抗疫的目的。劉日記說,從收治病人開始到出院,蘇州醫療隊都發揚了 " 吳文化 " 的人文關懷,這也是他們對生命的尊重。
蘇州醫療隊的隊員們和患者之間通過微信群聯系,有些微信群名叫作 " 蘇武沐陽 ",意指蘇州和武漢共同沐浴著陽光。這個微信名里,是醫務工作者對患者的鼓勵。微信群里,醫護工作者對每一位病人的康復情況進行跟蹤,并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
醫患關系也在人文關懷中不斷升溫,據了解,已經有患者和醫護人員約好,出院以后要進行一場羽毛球比賽。有些約好了一起到武大看櫻花,有些還約好了一起去蘇州品嘗美食。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 特派記者 是鐘寅 于露 / 文 張浩然 /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