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泰興市行政審批局:“政務藍+志愿紅”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近日,在創建包保責任小區蔣壩小區,泰興市行政審批局文明創建志愿者身著紅馬甲,對照文明城市創建實地測評標準進行日常巡查,巡查出的問題能及時整改的當場整改好,其余則拍照留存并填寫問題交辦表留待后期跟蹤督查整改情況。 自結對共創文明城市以來 泰興市行政審批局 牢固樹立“共建事就是分內事”的創建理念 全面落實“包保共建提升行動”工作要求 緊緊依靠周曾社區和小區物業 廣泛發動夏瀾苑和蔣壩小區的居民群眾 耕好創建包保“責任田”
領銜包保明確責任。制定《包保共建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建立包保共建工作協調領導小組,黨組書記任組長,牽頭抓總,高位統籌,高效推進。學習借鑒基層網絡化治理模式,根據兩個小區的創建基礎、樓幢分布和該局科室人員數量,將包保責任落實到13個科室,劃定包保責任區,每個科室負責一片樓或一排樓,以責任全落實確保包保全覆蓋。同步建立與壓實科室包保責任相配套的領導分工責任,局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科室的包保共建工作一抓到底、一跟到底,形成主要領導牽頭抓、分管領導分工督、全局科室網格管的“三位一體”責任落實體系。 分類整治凝聚合力。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問題”的工作導向,聚焦包保共建任務,與社區共同研究主攻方向和治理重點,區分兩個小區的不同情況、不同特點,分類施策,靶向發力。對封閉式小區夏瀾苑,明確“鞏固+提升”的工作思路,維護好小區、樓道的秩序和環境,重點解決非機動車停放不整齊、遛狗不牽繩、建筑垃圾清運不及時等問題。對開放式小區蔣壩小區,明確“宣傳+整治”的工作思路,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敲門行動”,逐門逐戶宣傳文明創建要求;重點整治宣傳氛圍不濃、未施劃停車泊位、綠地種菜、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亂貼小廣告、店招店牌雜亂等問題。 督辦會辦形成閉環。推行“日常機動巡查+周五集中整治”的工作模式,領導班子成員每周至少隨機檢查一次分管責任區的創建情況,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各科室每天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到責任區隨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拍照上傳,辦公室統一梳理匯總,并在每周四前與社區會商問題解決方案。利用“周五共建日”,組織志愿者與社區聯動,對可以立行立改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建立效果評價機制,把包保共建工作納入今年科室績效考核內容,作為科室日常工作,實行月度考核、每月通報。局黨政聯席會每月聽取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包保共建中的重點問題,推動包保共建工作長抓不懈、抓出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