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太湖放生珍珠鱉?最新回應!
辟謠:近日,網傳一男子在太湖放生外來物種北美珍珠鱉。無錫市農業農村局最新回復稱:“經有關部門核實,事發地不在我市,相關地區的職能部門正在開展調查。” 科普:佛羅里達鱉危害有多大? 農業農村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珍珠鱉就是其中之一。 佛羅里達鱉(美國山瑞鱉、珍珠鱉)原產于美國,它們的生長速度非常迅速,在養殖條件下半年內就可長到兩三斤重,成年個體在3-5年內可以達到10斤以上。由于養殖逃逸和隨意放生等原因,加之其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力較強,近幾年來在各地不斷有捕獲報道。佛羅里達鱉在國內環境中幾乎沒有任何天敵,食量也遠超同體型的本地鱉,這使得它們可能會與本地鱉發生生態競爭,當它們達到一定數量時勢必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擠壓本土龜鱉類的生存空間,最后很有可能讓其它龜鱉類動物滅絕,對本地生態環境與生物造成破壞,對周邊的水生動物構成較大威脅。 據了解,去年,全國外來入侵生物普查正式展開,截至目前,無錫市發現的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有鱷雀鱔、福壽螺等,但并未發現美國珍珠鱉。 2021年4月15日,我國首部生物安全法施行,明確規定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根據2022年8月1日施行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制度,每十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國普查,掌握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危害程度等情況,并將普查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自然資源“一張圖”。 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采取面上調查和重點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面上調查是屬地負責,簡言之就是全國各個區縣圍繞當地所有外來入侵物種進行調查;重點監測著重調查危害風險等級較高的物種,明確發生區域、查清危害程度、評估生態及經濟損失、預測擴散趨勢等。重點監測對象主要為《名錄》內的物種,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福壽螺、紅火蟻、加拿大一枝黃花等。 據介紹,今年將結合面上調查數據,梳理發生面積較大的物種補充重點監測,預計到2023年底摸清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情況,為防控外來物種入侵提供數據支撐。 再次強調:請大家一定要科學放生,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依法、依規、科學、文明開展放生活動。 相關法律法規:北京市盈科(無錫)律師事務所繆明珠律師: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江蘇地區,有哪些禁止放生和不宜放生的物種?如何科學規范開展放流活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