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網上掛號不能享受醫保報銷”?這份“醫改后看病交費四要素”不實!
近日,微信群流傳一份“醫改后看病交費四要素”的消息,受到市民關注,其中不乏“看病要到醫院交費窗口,或用醫保卡交掛號費,才能享受醫保報銷”的描述。經蘇報融媒記者向蘇州市醫保中心相關工作人員求證,上述網傳信息不實。
網上掛號不能醫保報銷?錯! 針對網傳消息稱“看病要到醫院交費窗口,用現金或網上掛號不能享受醫保報銷”的說法,蘇州市醫保中心醫療結算科工作人員談澤昊表示,蘇州參保人員掛號可以直接到醫院窗口,也可以通過蘇州衛生12320微信公眾號或各大醫院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在線預約,再到現場取號。 據介紹,蘇州醫保部門從2021年開始,大力推進醫保電子憑證推廣應用工作,無論市民使用上述哪種方式掛號,都可以借助醫保電子憑證功能,實現掛號、就診、支付,并享受相應的醫保報銷待遇。另外,全市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也能憑醫保電子憑證買藥直接完成醫保結算。
只有刷醫保卡余額不夠時才能報銷?錯! 除了掛號方式的限制,網傳消息還稱,“交醫藥費時一定要將醫保卡、藥費單、檢查單一起交給收費窗口人員,只有在收費員提示‘卡內錢不夠’,才可以付現金或掃碼付款!這樣才能進入醫保系統按比例報銷。”據了解,老百姓常說的“醫保卡里的錢”,其實是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里的錢。個人賬戶支付的是醫保報銷之后,自己承擔的那部分。比如小軍看病要付100元,醫保報銷了60元,剩下的40元本來要花現金的,如果個人賬戶還有錢,這40元就通過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而自己此次看病一分錢都不用花。 “醫保個人賬戶不足或用完了,無論刷實體醫保卡,還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都可正常享受門診統籌待遇。”談澤昊介紹,參保人員在門診享受的醫保待遇,不光包括個人賬戶,還包括醫保統籌基金。蘇州今年全面推行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改革,將門診統籌基金使用“封頂線”大幅提高至13000元,并調整個賬基金使用順序,門診費用不必用完個人賬戶再用統籌,而是達到“起付線”后,直接享受統籌共濟,參保人員的門診待遇得到進一步提升。 舉個例子:以在職職工小王為例,他醫保卡里個人賬戶金額有2000元,在三級醫院就診,醫療費用總計3000元,醫保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2800元,其中600元進入起付線由個人自付,剩余的2200元無需先使用個人賬戶資金,而是直接由門診統籌基金按60%的比例結付。最終,3000元醫療費用中,統籌基金支付2200×60%=1320元,自付費用為600+2200×40%=1480元,個人自費費用為200元,自付和自費費用1680元將全部由個人賬戶支出,即小王無需現金支付,個人賬戶金額還剩320元。而同樣的費用如果發生在去年,小王需現金支付880元,個人賬戶余額為0。
掃處方單上的交費碼只能自費?錯! 此外,網傳消息第四條還提到,“千萬不要圖方便,掃醫生處方單上的交費碼,否則不能報銷”。談澤昊表示,醫生處方單上的交費碼可能是外省市的舉措,目前蘇州市醫生處方單上的條形碼,僅作為院內的就診碼,供檢驗檢查的簽到以及取藥、取報告使用,不具有繳費功能。隨后,記者又聯系了蘇大附一院、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醫院等醫保辦相關負責人,均回復醫院并未開通處方單交費碼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