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頻頻下山“撒野”,致害26省份!怎么辦?
25日,浙江杭州街頭,一頭野豬闖入路邊一間店鋪; 27日,一頭野豬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東站間的高鐵聯絡線,與通過列車相撞,引發設備故障停車; 27日,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鎮,一頭受傷野豬闖入了居民臥室; 28日,廣東深圳梧桐山上有野豬“向游客討食”…… 近期,野豬現身多地城鎮社區,甚至傷人毀物,頻頻登上熱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28省份有野豬分布,數量約200萬頭,且很多省份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這是怎么回事?從“保護動物”到“生態公害”,野豬經歷了什么?遇到野豬,我們又該如何自我保護? 闖入城鎮甚至“從天而降” 野豬泛濫已涉全國26省份 隨著近些年來保護取得成效,野豬的數量快速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年1月發布數據顯示,野豬在我國數量達200萬頭,致害省份達26個。 眼下,不僅在農村,就連城市里偶遇野豬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 2017年起,江蘇南京就多次出現過野豬闖入市區的事件,南京市還曾編制過偶遇野豬指南,用手繪的方式圈畫出野豬在南京及周邊地區出現的重點區域,詳盡介紹與野豬相遇的注意事項。 近日,在云南昭通永善縣墨翰鄉花園村,有女子在公路上駕車,突然有6頭野豬從100多米高的懸崖上摔落到公路上,當場死亡4頭,1頭傷勢過重死亡,1頭傷勢較輕,竄入附近山林中。 中國林科院自然保護地研究所所長金崑介紹,我國目前有26個省份857個縣區存在野豬致害的情況。野豬致害在農村主要是破壞農作物、種植的藥材林果等,在城鄉接合部主要是威脅到當地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構成威脅。 野豬泛濫原因何在? 生物學特征:野豬因自身繁殖力強、適應力強等特點,種群數量快速增長。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近些年來,我國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持續改善,為野豬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和豐富的食物來源。 保護政策實施:野豬曾被列為“三有”野生動物,即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捕殺受到嚴格限制。 天敵的減少或增長緩慢:由于歷史原因,一些地區缺乏野豬的天敵,如虎、豹、豺、狼等,導致野豬的數量增長較快。 個人可以獵殺野豬嗎? 國家林草局野豬種群調控專家組組長時坤表示,在野生動物危害嚴重地區,通過獵捕減少野豬等非保護野生動物,雖是無奈之舉,但卻是緩解和降低人與野生動物沖突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原則是不能過度獵捕。 金崑表示,野豬目前已經不是“三有”動物,但也不意味著就能隨意獵捕: 如果它被列入地方重點保護名錄,仍然需要按照獵捕管理規定執行; 即使沒有列入地方重點保護名錄,也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不能用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的,不允許采取的那些狩獵方式來進行狩獵,例如下毒、用獵套等,在這些方面要依法依規。 野豬泛濫成災,如何進行科學防控? 針對野豬致害事件頻發,多地積極探索開展獵捕調控、主動預防等措施。金崑介紹,早前的試點在主動防控、致害補償保險、致害嚴重地區適當獵捕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解決了農戶面臨的實際問題。 獵捕調控 湖北十堰捕獵野豬方式以犬獵為主。在湖北十堰,由于野豬在當地沒有天敵,繁殖很快,已嚴重影響到百姓生產生活。今年,十堰市鄖陽區在全區20多個鄉鎮已開始有序、限量獵捕野豬,還專門成立了專業化野豬獵捕隊,但每次犬獵行動,油錢加上人力成本,都讓團隊倍感壓力。 物理隔離 在十堰市鄖陽區重要的設施農業大棚種植區域,四周還建立起隔離帶,來減少野豬帶來的損失。此外,當地已申報3000萬元項目資金,對重點地段實施隔離防控,減少農民損失、農作物傷害。 “野生動物肇事責險補償保險”機制 十堰市還在竹山縣、鄖陽區等四個區域,實施了“野生動物肇事責險補償保險”機制,目前已理賠2800起動物致損農作物事件,共計498萬元。今年,十堰市還將繼續擴大“野生動物肇事責險補償保險”賠償范圍。 多部門共同發布陸生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 國家林草局等15部門共同發布了《野豬等陸生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既要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生產生活秩序,又要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 遇到野豬怎么辦,“裝死”管用嗎? 野豬身體強壯、牙齒尖銳,攻擊力很強,尤其是在繁殖季節或受到驚嚇時,會變得異常危險。假如野豬朝你迎面而來,該如何應對? 保持冷靜,避免大聲喊叫和用石子、木棍攻擊野豬,這種做法容易將其激怒,進而導致野豬的襲擊行為。 迅速尋找可遮擋身體的地方,即障礙物、樹木等,以免被野豬攻擊。 設法離開現場,但切記不要拔腿就跑,否則容易激怒野豬。 盡量不要背對野豬,避免被其襲擊,可以盡量保持與其對視,并慢慢地后退,保持足夠的距離。 金崑建議,普通人碰到野豬應當盡快遠離,裝死是不管用的。野豬如果感覺受到威脅,對人的攻擊性會很強,對倒在地上的人也會進行攻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