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嚴厲打擊!
今年以來,泰興公安聯合網信部門持續深入推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堅持依法打擊和綜合整治相結合,始終保持對網絡謠言的嚴打高壓態勢,依法查處一批故意制造、傳播網絡謠言的案件,全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現將4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1.2024年2月20日,網民盈某某(女,泰興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散布“南京不給日本車上牌照,不給日本車加油”等謠言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泰興公安機關依法調查,盈某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盈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2.2024年3月6日,網民焦某某(男,泰興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散布“崇明分院二十三名男女生感染ng病毒死亡,別吃南匯香蕉”等謠言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泰興公安機關依法調查,焦某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焦某某處以行政處罰。 3.2024年4月22日,網民徐某(女,泰興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散布“各沿海城市的核輻射數值超標,海鮮不能再吃了”等謠言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泰興公安機關依法調查,徐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徐某處以行政處罰。 4.2024年5月份以來,網民朱某(男,泰興人)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群散布“電價調整了從6月1日起取消谷峰計價改為分段計價……”等謠言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泰興公安機關依法調查,朱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朱某處以行政處罰。 注意 網絡謠言變形記 為了吸引眼球,謠言者不管真實性是否被驗證,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故意編造杜撰,絕大部分謠言都屬于這一類。 02 夸大其詞 這種謠言往往有基本的素材,但對事實進行了夸大其詞和憑空腦補。 這種謠言迷惑性較大,唬住的人也更多。 03 斷章取義 這種謠言是從某個完整的內容中摘取,從中間拉出一小段,罔顧上下文和具體情況,就大肆傳播并不加以解釋,最后造成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令不明真相的網友誤會。 04 拼湊剪接 這種謠言的基本素材是真的,但有其特定背景、地域、條件和處理結果,脫離了具體的背景和場景被使用,就成為了謠言。 05 半真半假 這種謠言有真的成分,也有假的內容,往往真的東西里面被摻入假的因素,導致半真半假,難以分辨。 06 假戲真拍 網絡傳播中有很多被人為設計的情節與場面,甚至是有劇本、有情節、有演員的擺拍,網友難以分辨真假,拍出來的視頻一經傳播,往往會引起高度關注,話題度很高。 07 辟謠求證 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先用自己的小號發布一則謠言,然后用自己粉絲多流量大的賬號進行轉發,話術是“求證真假”。 在這所謂的“求證”中,謠言得以傳播。 嚯!這網絡造謠的花樣還真不少啊! 凈化網絡環境,打擊網絡謠言,需要廣大網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自覺遵守和維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保持理性思考,提升鑒別能力,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網絡謠言線索,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審 核:李安明 發 布:胡 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