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碧水映和諧—我市環保目標考核全省領先
經濟生態比翼飛,藍天碧水映和諧。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和環境保護的較大壓力,市環保局亮出一份高分答卷:切實貫徹環保優先方針,圍繞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目標,不斷深化環境綜合治理,推進生態環境建設,著力優化發展服務,描繪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 經泰州市環保局對四市兩區2009年度環保工作目標考評,我市名列第一名。同時,受省環保廳委托,泰州市環保局對2009年度四市兩區環保主要工作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結果揭曉,泰興在全省縣級市中處于領先位置。去年,我市還是全省唯一通過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省級考核驗收的縣級市。
嚴把準入促轉型 依靠科技推減排 “去年,金融危機下,我們在嚴守環保底線的基礎上不斷強服務、促增長、推轉型。”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告訴記者,污染減排是國民經濟計劃的剛性指標,也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該局認真落實關鍵措施,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嚴格項目審批,促進產業升級。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把提高項目準入門檻作為促進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的抓手,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污染嚴重、高耗能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在區域內無法平衡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對飲用水源保護區、重要生態保護區內的工業項目一律不批。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一區四園”集中,經濟開發區及化工控制點以外不批化工項目,凡改、擴建化工項目按“以新帶老、增一減二”的原則,努力做到增產不增污。
推進減排工程,大幅有效削減。全年,共組織實施COD減排項目7個、SO2減排項目4個。注重強化現場督查,定期檢查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轉和減排工程的進展情況,督促企業整改。召開紡織印染行業污染減排技術推介會,邀請南京市紡織設計院和揚州大學專家講解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技術,積極推介污染減排技術。
依靠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減排。積極推進工業、農業、三產業的再循環、再開發、再利用,指導經濟開發區等“一區四園”創建生態工業園。為充分發揮環保“電子眼”的作用,去年通過公開招標,對分布于各工業污染源的自動監控系統聘用具備資質的公司負責運行和維護,實施“第三方運營”,杜絕了企業弄虛作假或更改排污數據現象,確保了排污數據的真實性,提高了在線監控設施的運轉率、完好率和準確率。這一做法在全省環保系統處于領先,得到了省環保廳的充分肯定。 不斷創新優服務 助推經濟快增長 “發展是第一要務。助推跨越發展,是責任,更是義務。”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告訴記者,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該局把2009年定為“環保服務年”,出臺了《服務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十項具體措施》。 用足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扶持政策,力助企業發展綠色產業。全年,向上級環保部門爭取1265萬元,是2008年的近兩倍;為中海先鋒化工公司余熱利用一個項目,就上爭國家節能扶持資金720多萬元。同時,主動幫助投資總額達1億美元或8億元人民幣以上,特別是高新技術、服務業類重大建設項目向省環保廳爭取污染物總量指標“點供”。從去年起,我市還暫停對鄉鎮、城區三產行業排污費的征收。去年,市環保局少收環評費用、三產排污費等費用達700多萬元。 市環保局服務發展、力保增長的又一大亮點是,對非故意、未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的九類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實施首查不罰,并幫助、指導企業達標排放。為解決紅星化工有限公司廢氣污染的老大難問題,該局主動幫助企業廣泛征詢尾氣治理的技術、方案和成功經驗,選用清華同方水務工程公司設計的方案投入300萬元,吸收處理車間排放的所有廢氣。 為促進企業整改,該局建立環境信用修復機制。對因環境違法等行為受到銀行信貸制約的企業,在積極整改到位后,及時幫助其恢復環境信用。 在推進行政服務改革上,市環保局率先撤銷計劃發展科,成立行政許可服務科,增掛項目管理科牌子,將行政許可職能全部歸并到行政許可服務科,調優配強工作人員,整建制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環保窗口,做到“三集中、三到位、三公開”,實現了“一條龍審批、一站式服務、一個平臺交易”。 在此基礎上,按照 “審批最簡、收費最低、服務最優”的原則,對項目環評、審批盡可能減少環節、縮短周期、降低收費,對需要報上級環保部門批準的項目,局主要負責人帶隊赴省進京,用“保姆式”服務保證項目快速審批到位。為使沙桐煤化工項目這一投資規模大、產業拉動作用明顯的項目盡快獲得審批,市環保局主要負責人數次赴南京,終使項目于去年11月底拿到省環保廳的正式批文。 打造利劍強治污 群眾信訪大幅降 “沒想到,泰興的環境信訪量下降得這么多,這么快!”去年11月17日至18日,以省環保廳副廳長姚曉晴為組長的省考核驗收組對我市創模工作進行驗收時,打電話到省信訪局了解到:前兩年環境信訪量較多的我市自去年下半年后,環境信訪量大幅下降。省信訪局負責人還請省環保廳對泰興的這一喜人轉變給予口頭表揚。 “這歸功于我們近年來在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的同時,持續推進環保專項行動,強化環境執法監管,不斷解決環境熱點問題,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官新民介紹,通過不斷創新企業監管手段、違法整治方式、信訪辦理機制等,該局全力打造環保利劍。去年,對110多家企業下達了限期改正通知書,對57起環境違法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 強勢推進環保掛牌督辦,有效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去年將化工企業廢水塘填埋、玻璃窯爐生產企業煙塵治理等5件涉及17家企業的環境問題列入泰州市、泰興市兩級掛牌督辦。去年12月16日,我市環保掛牌督辦工作順利通過了泰州市考核驗收。 不斷強化專項整治,有力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在2007、2008兩年關閉53家小化工生產企業的基礎上,去年與市化治辦緊密協作,又關閉了20家化工企業,限期整治70家有輕微環境違法行為的化工生產企業。同時,為切實改善市經濟開發區環境質量,從去年5月18日起,會同開發區管委會聯合開展開發區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重點解決廢氣污染和危險固廢處置問題。共叫停企業(項目)4個,限期治理項目16個,責令企業新改擴建廢氣處理裝置12臺(套),總投入近億元,處置危險固廢近800噸。針對廢氣污染的特殊性,創造性地采用“國標+民標”的辦法開展驗收,得到國家環保部充分肯定。 加強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環境監管,促進區域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加強現場監管,加大監察頻次,對國控、省控、市控重點工業污染源分別每周、每10天、每半個月檢查一次。 創新機制辦理信訪,將群眾反映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在基層。建立局領導班子成員帶案下訪制度,對重復訪、越級訪案件,分別由班子成員牽頭、包案辦理、限時辦結,直到問題解決。位于廣陵鎮興寧村的飛天化工有限公司,是該鎮的重點骨干企業、納稅大戶,但因廢氣污染嚴重,群眾舉報投訴不斷。該局由主要負責人牽頭,在深入調查、摸清情況的基礎上,讓該公司搬遷至市經濟開發區,有效化解了矛盾。同時,在暢通“12369”環保舉報熱線的基礎上,實行首問負責制,認真辦理環境信訪。建立局班子成員信訪周值班制度,負責人一周一輪值,接待來信來訪來電。推行環境信息對接與圓桌對話會議機制,舉報人與被舉報人面對面,環保部門居中協調,就環境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共商對策措施。全年辦理環保來信來訪來電346件,辦理提案、建議13件,均在規定時限辦結,滿意、基本滿意率達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