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的考核意見
2009年11月17日—18日,省環保廳組織省建設廳、省愛衛辦等部門對泰興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進行了省級考核驗收。考核組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匯報,觀看了“創模”工作專題片和技術報告片,察看了城市市容市貌,現場檢查了泰興市污水處理廠及城市生活污水提升泵站、垃圾焚燒供熱項目和原垃圾填埋場規范封場等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浦化學有限公司、百力化學公司等工業污染源治理情況;機動車尾氣檢測、人民醫院醫療廢水和廢棄物處置、污染源遠程監控平臺、城區河道水環境狀況;新能源社區、洋思中學、姚王鎮桑木村等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創建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點,并現場查閱了相關基礎數據和檔案資料;隨機在市民廣場、學校、社區、行政審批中心和購物中心等場所征求了300名市民對泰興市環境滿意度和“創模”工作的意見;認真查閱并核驗了申報資料。經考核組合議,提出如下考核意見: 一、創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高度重視創模工作。泰興市從2003年提出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目標以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創模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總指揮、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創模指揮部,編制了創模工作規劃,制定了創模工作實施意見,將創模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鄉鎮,并以目標責任狀的形式嚴格考核,保證了“創模”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2、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一是強化源頭控制。嚴把項目審批關,新改擴建項目堅持“四個不批”,否決勸退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落戶。二是實施節能減排。近年來,泰興市每年都制定下發《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市政府與各鄉鎮簽定總量控制目標責任書,在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等多方面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限控措施,完成了各年度污染減排任務。三是強化園區建設。舉全市之力,加大“一區四園”建設,走集聚集約發展道路,努力將“一區四園”建設成為全市重大項目的承載區、優勢產業的集聚區和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是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行循環經濟試點,重點幫助、督促經濟開發區加快區域循環經濟建設步伐,接長加粗氯堿、苯、新能源等產業鏈。對企業開展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累計已有50多家企業通過了審核。 3、努力改善環境質量。組織實施了碧水、藍天、寧靜、潔凈、綠色、農村環境整治等“六大工程”,城鄉聯動,區域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 4、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城區南片生活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建成投運,二期工程和城區北片污水收集管網正在組織施工;垃圾焚燒供熱項目已經開工;原垃圾處理廠封場工程開始實施,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5、生態建設初見成效。依托銀杏這一資源優勢,培育壯大生態產業;大手筆開展城市綠化,創造宜居環境;全方位建設“三網”工程,建設綠色通道;加大推動力度,建設生態細胞工程;堅持城鄉一體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二、考核結論 泰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模工作,對創建模范城市省級調研時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積極的整改和完善。“創模”工作職責明確、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社會經濟指標持續、穩定增長,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城市大氣、地表水和聲環境質量達到了相應的功能要求,城鄉整體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經民意調查,公眾對城市環境狀況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了90%以上。 考核組認為,泰興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絕大多數指標基本上達到了《“十一五”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指標(修訂)》要求,原則同意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待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和獲省愛衛辦向全國愛衛會推薦申報國家衛生城市資格后,我廳將向環保部推薦國家考核和驗收。 三、建議 1、進一步加大經濟開發區環境監管力度,改善開發區環境。結合總量減排目標任務,繼續加強工業點源污染防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2、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城區北片區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盡快投入運行,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考核指標要求。 3、進一步加快國家衛生城市創建進程,在鞏固省級衛生城市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省愛衛辦向全國愛衛會推薦申報國家衛生城市。
泰興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 二○○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