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對城區河道開展綜合整治
(記者 李鑫)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到來之際,記者對我市的城市水環境進行了調查,發現我市水環境正日漸向好。近年來,我市對城區河道開展綜合整治,遵循“以水為脈、以綠為體、以文為魂”的城市治水新理念,再現了我市“水寧、水豐、水活、水凈、水美”的秀麗景象,實現了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3月21日上午,市民陳宇清約上幾位老友來到三館內城河邊,與老友切磋球藝。整潔的環境,干凈的河道,讓陳宇清和老友們玩得十分開心,他們希望城市多一些這樣的親水空間,讓市民有更多的地方娛樂運動。 濟川街道南郊村曹堡二組村民姚國女住在張堡中溝邊,最近一段時間,她都是到河里洗菜,這是她很多年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以前張堡中溝的臟亂差讓她望河興嘆。2014年,我市對張堡中溝進行整治,現在水變清了,岸也綠了,這讓她滿心歡喜。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厚。但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使小橋下流過的河水不再清澈。面對日益惡化的水環境和人民群眾要求改善水環境的呼聲,市委、市政府積極為全市河道“把脈”,查找河道的“病因”和治病的“藥方”。在此基礎上,城區水環境整治工程應運而生。去年,我市共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啟動實施了城市七大水環境整治工程,包括羽惠河、外城河兩大閘站工程以及羌溪河、金沙中溝、張堡中溝等5條河道整治工程。 自2013年起,我市共投入資金4.7億元,實施了15條河道整治和16項控制性工程,通過整治,進一步溝通城市水系,增強城市引水、活水調節能力,大大改善了河道水質。 在強化整治、溝通的同時,我市把整治黑臭河道作為重點,徹底改變部分河道的黑臭現象。去年,我市共投入資金2.4億元,對8條黑臭河道進行了整治,新建了一批閘站、節制閘等控制性工程,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受到了市民好評。 記者在朱莊河貫通工程現場看到,路面已經開始破除開挖,施工人員正在拆除新建泵站的固定物。朱莊河分為南北朱莊河,由于北朱莊河向東向西都無法貫通,水質經常變黑發臭,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南朱莊河與其他水系已經貫通,今年水務局將實施北朱莊河和南朱莊河貫通工程,使水流暢通,解決北朱莊河“黑臭”現象。 記者從水務局了解到,目前黑臭現象比較嚴重的河流都是一些斷頭河,我市城區共有16處斷頭河,這些斷頭河逐漸成了臭水溝,現在部分河道已經被列入改造范圍。 打通“斷頭河”,事關城市環境、防洪排澇,但要完全治理,絕非易事。市水務局城水科工程師張俊介紹,為貫通城區斷頭河,水務部門在城區建設了6座泵站進行調水活水,強制城區水體流動,達到活水目的,增強水體自凈能力。截止到目前,內城河和外城河泵站已經完全竣工,東城河和羌溪河正在施工中,預計3月底全部竣工。 據了解,城區內黑臭河道都實行了亮底清淤,進行了河底護坡的重新建設,目前已經完成內城河、外城河部分河段的整治工作,總的疏浚長度為4.6公里,土方量7.5萬方,實施直立墻護坡250米,岸邊綠化2100平米,除了對斷頭河實行貫通,水務部門還對一些河道進行生態修復。利用城區提水泵站,每天調水三十七萬方,這是改善城區水環境的重要舉措,對淤積河流段實施清淤,增進水體循環,通過工程措施通水活水,對不能采取工程措施提升水質的河段,向河底投放生態修復劑進行生態修復,種植水面綠化,既提高河道景觀效果,又能吸收氨磷,提高水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