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驚現“車位鎖” 近期執法予以拆除
(記者 周冰 實習生 徐嬋)小區里的公共停車場,不少車主卻打起了獨占念頭,車位鎖接連出現,這也許已經不是啥新鮮事,但隨著有車一族的逐漸增多,連鬧市路口也開始出現車位鎖“看門”的景象,卻不得不令人擔憂。 鼓樓中心區是市區的繁華路段,沿街小區眾多,商家林立,人流車流量大。為方便市民購物以及小區車輛的停放,有關部門通過規劃設置了一些公共停車位,但是其中一部分公共停車位被一些商家據為己有,商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安上反光錐筒或鐵柱,占用社會公共資源,影響了市民出行。 “以前在鼓樓街這附近,還沒出現過車位鎖,但現在你看看,走在人行道上或經過某個單位門口,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車位鎖。”市民劉大爺告訴記者,每當看到這些形狀各異的車位鎖,心里就擔憂,“有的是三角架形狀的,尖頭向上;也有的是兩個角鐵的尖分開,左右向上的,鬧市區人來人往的,平時孩子放學都要從這里走過,突出的車位鎖、鋒利的切口很容易傷到小朋友!” 在劉大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鼓樓中心街附近的幾個街角口,看到大部分地面都已被安裝上三角架車位鎖,不少前來辦事的車主只能無奈的將車停靠在本不寬敞的馬路邊上。“這段路本來人就多,車開到這里只能停靠在馬路邊,而且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與這些車位鎖‘親密接觸’,尤其是天黑以后,車位鎖黃色的鋼管根本沒有反光的功能,不易被發現。”市民王利新還擔憂,因為車位鎖是一種機械裝置,作用是防止別人占用自己的車位,讓自己的車輛隨到隨停。但由于這種裝置多被鋼鐵類堅硬物體固定在市政道路上,顯然會對市政道路造成破壞。 根據《物權法》有關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屬于業主共有。 為杜絕這一現象的蔓延,我市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門將成立聯合執法組,定期不定期的開展拆除清理工作,確保城市公共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