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的是疙瘩,回歸的是理性
——市拘留所創新教育管理工作側記 (特約記者 陸裕順 通訊員 成智)統一的作息時間、統一的地點就餐、統一的地點上課、統一的物品擺放;每天都會進行隊列訓練,戶外活動時間可以打打籃球、乒乓球,也可以擺弄兩下健身器材;圖書室每天定時開放,時常會組織學習心得交流;思想上有疙瘩,有專人幫著解;想家了,可以打個電話,想親人,可以在網上視頻……不看本文的標題,很多人會以為這肯定是一所寄宿制學校,或是一個封閉式的短期培訓班。 以上說的是市拘留所,一個成立剛一年多,就躋身全省為數不多的幾家省二級拘留所的拘留所。 “被拘留的都是走在懸崖邊上的人,推一把,人就掉下去了,如果拉一把呢?我們好比是守在懸崖邊上的人,要在很短的時間里,用最大的努力,把他們從懸崖邊上拽回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所長曹明文給記者打了個形象的比喻。 今年是全省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三年的群眾工作的第一年,市拘留所迅速把“看押型”工作方法轉變為“矯治型”工作模式,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基本方針,堅持“懲教并舉、教育為先”,積極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拘留所創新教育管理新路子,用情、理、法去化解被拘留人員心中的“疙瘩”,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理性,回歸社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5月23日,該所的經驗被泰州市公安局在全市推廣。 人文化的環境,緩解了被拘留人員的抵觸情緒 市拘留所從看守所“分家”后,市公安局黨委十分重視拘留所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專項資金數十萬元,建成了戶外活動場、籃球場、乒乓球室,改造了接待大廳、民警辦公室、圖書閱覽室和拘室,添置了太陽能熱水器、電風扇、電視機,開通了內部閉路電視、親情熱線電話和網絡視頻。 為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市拘留所利用拘區走廊、拘室墻壁等空閑處,懸掛張貼了很多書畫作品、名言警句,并在拘室開辟了學習心得專欄,定期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去年下半年,在市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該所還添置一套戶外健身器材,解決了被拘留人員戶外活動單調的問題。另外,市拘留所還專門購置了《百家講壇》、《論語心得》等系列光盤,下載了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永恒的諾言》,供被拘留人員在監室內通過閉路電視收看,讓被拘留人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過錯和不足,達到緩解抵觸情緒,知錯、認錯、改錯的目的。 人性化的管理,愛心讓被拘留人員重新審視自己 今年三十剛出頭的呂某,是一名在我市打工的外地女性,父親幾年前因病去世,丈夫長年在外地打工,兩歲多的女兒和身有殘疾的母親留守在家,家境不是很好。今年清明節前的一天,呂某在違法活動現場被民警當場抓獲,被處治安拘留15日。 進所之初,沉重的思想包袱讓呂某接連兩頓粒米未進。這一切都被女管教民警看在眼里。民警當天向承辦案件的民警要來了呂某的問話記錄,了解呂某的違法行為以及家庭情況。當晚,民警把呂某叫到辦公室與其促膝談心。交流中,呂某慢慢地道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擔心自己的事被親朋好友知道后,瞧不起她,進而影響到女兒的成長。民警告訴她,掙錢改變家庭現狀的想法是好的,但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妻子,不能為了掙錢搭上健康、廉恥和自由,要靠雙手去掙干干凈凈的錢。談話結束時,民警把一碗熱騰騰的面條端到了呂某的面前。 根據呂某的請求,拘留所民警主動向上級請示,決定清明節讓呂某離所祭拜。出發前,民警特意換上了便裝,還為老人和孩子帶去了水果、牛奶、餅干等,所用的車輛也換成民警的私家車。事后,呂某對管教民警說:“你們的關愛,我會永遠記著,再不知恥,再犯錯誤,別說我良心上過不去,我也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親。” 據了解,每一位被拘留人員進所之后,拘留所都會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從身高體重測量,到心電圖、血壓等多達10多項。如果是女性被拘留人員,民警們還會外請醫生對她們進行專門的婦科檢查。 對生病的被拘留人員,民警會在第一時間把醫生請到拘留所給予診斷,并記下藥品名稱、服藥時間、次數,叮囑并監督被拘留人員按時按量服用,甚至連飯前服用還是飯后服用等注意事項也會記載得一清二楚。 社會化的教育,化解被拘留人員心中的疙瘩 在實際工作中,市拘留所的民警發現,被拘留人員中部分人員的文化素質偏低,不少人剛進拘留所時,認為是自己的命不好,撞到了“槍眼”上,甚至有少數人覺得自己的行為根本構不上拘留,公安機關是為了完成任務。 拘留時間短則1天,最長也不超過20天,一般在15天以內。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把一個錯誤的想法或觀點糾正過來,重新回歸理性,難度不言而喻。 除開展集中法制教育,逐人談心單獨教育外,市拘留所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清明節等特殊的日子里還會組織被拘留人員開展講演比賽、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 在此基礎上,該所主動與司法、婦聯、消防、交巡警、禁毒等部門和業務單位聯系,建立起6個法制教育基地,并邀請社會名人參與、協助管教工作,全國標兵人民調解員萬紅就在拘留所設立了“萬紅普法工作站”,在普法的同時,提供法律援助。 被拘留人葉某因違章用火被處治安拘留一天。葉某認為自己的用火不假,但沒有引發事故,民警對其處罰是小題大做。葉某入所后,拘留所的民警當天就請來了消防官兵,專門進行了一次消防安全知識講座。課后,民警又特意安排葉某與消防官兵進行單獨交流。葉某在當天的學習心得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今天的拘留是一種警示,如果真正釀成大火,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后悔將晚,會成為人民的罪人。 因阻礙依法拆遷的市民張某被拘留后,萬紅多次與其進行交流,從城市規劃、經濟發展講到個人家庭的收益,入情入理的分析讓張某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主動表示回去后會配合政府做好拆遷工作。 一位熊姓被拘留人員在離開拘留所時,給管教民警遞交的心得體會中寫道:相聚是被迫的,相處是真誠的,教訓是深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