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法官的衷腸——用愛心感化人心 案結事了人和
2012-02-27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日前,黃橋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排除妨礙糾紛,不僅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原告黃橋鎮政府在該鎮東進西路西閣花苑處筑建道路時遭到被告何某、陳某的阻撓,被迫停工。此道路是該片地區的重要通道,直接影響到附近小區幾千名居民的出行。 春節前,小區居民呼聲越來越高,強烈要求盡快修筑該路。但兩被告仍然全然不顧,屢次阻礙施工,鎮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等機關先后多次出面進行調解,均未果。鎮政府無奈之下,將兩被告訴至市法院,為防止出現群體性矛盾,特向法院申請先予執行。 承辦法官戴愛明一接手該案件,即去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同時與鎮政府進行溝通,調取大量資料,熟悉案件的起因、經過。經了解,兩被告均已80高齡,為成功化解矛盾,戴愛明決定先找兩被告談談,以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以及困難。借助送達訴訟文書的機會,戴愛明與兩被告進行了促膝長談。對于戴愛明的勸導,兩被告甚是感動,但思想上仍固執地認為政府修路破壞了他們家的風水,導致了兒子的死亡,讓他們白發人送黑發人,承受老年喪子之痛。另一方面,春節越來越近,附近居民的呼聲日益高漲,政府也希望能趕在春節前修好道路。 但戴愛明深知,強制執行將會對兩被告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也不符合“案結事了人和”的辦案目的。于是,戴愛明頂住了各方壓力,沒有同意先予執行,而是繼續做兩被告的思想工作。因兩被告的腿腳不便,戴愛明親自將兩被告接到法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了解到兩被告生活困難之后,戴愛明還主動幫忙購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在戴愛明的堅持之下,兩被告最終被成功說服,同意搬出祖屋,讓政府修路。 現如今,大路通天,黃橋鎮東進西路西閣花苑小區幾千戶居民正高高興興地走在這條用法官的愛心鋪成的大道上。(胡 玲 吳 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