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翔 陸存仟)漆匠偷配防盜門鑰匙,又花錢購買了假的房產證和土地證,想趁房東長期不在家之機,偷偷把房子賣掉,賺個十幾萬訂金或首付款。不料房主留了一手,拜托一親戚平時代管,及時戳穿了他的鬼伎倆。近日,漆匠因涉嫌詐騙罪被泰興警方逮捕。
一套好房子
7月27日上午,泰興市民陳先生上網時,看到了一則售房信息:稱泰興新區某大型超市附近一小區內,有一個二樓精裝潢的套房出售,面積近130平米,掛價為78萬。陳先生覺得房價不高,于是打電話給了聯系人劉先生。
劉先生隨即帶陳先生去看房。此房已滿五年,家中裝潢仍然一新,盡顯豪華尊貴。陳先生曾受朋友于先生之托,幫他留意該小區的二手房,于是陳先生打電話告訴于先生,約好劉先生下午再來看房。
當天下午,于先生在陳先生的陪同下趕來看房,看后覺得確是一套好房子。聯系人劉先生自稱是房主,稱因家有兩套房,想賣一套拿錢去做生意。于先生嫌房價高,經過一番砍價還價,劉先生答應74萬元成交。
兩本房產證
為防房東反悔好房子“飛”了,于先生給了劉先生1萬元定金。為表示自己賣房的“誠意”,劉先生當即把防盜門鑰匙和房產證交給于先生,雙方約好近日內交款過戶。于先生隨后打電話給搞裝潢的朋友李先生,請他幫忙看看這套房子有沒有買貴了。
7月28日上午,于先生和李先生來看房子。于先生用鑰匙搗了好一會,防盜門也沒有打開。正在他納悶時,防盜門開了,走出一個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問,你是誰啊,怎么會有我家防盜門的鑰匙?于先生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我的房子,你怎么會在這里?
兩人各執一辭,最后只好亮出最有力的證據——房產證。兩本房產證放在一起,經過一番比對,于先生發現自己那本粗制濫造,明顯屬于假冒的。中年男子是房主的親戚,受托經常過來看看房子。
漆匠現原形
于先生知道自己上當了,正在盤算如何找劉先生算賬時,劉先生的電話卻打來了。劉先生說,自己房子賣便宜了,被家人埋怨,所以要漲價。于先生一聽計上心來,說房子就不要漲價了,自己可以全額付款,明天可以再付10萬元定金。
劉先生聽后連連答應,雙方約好第二天上午見面。7月29日上午,于先生帶著兩個朋友和劉先生碰面了。于先生遞過一張寫有10萬元定金的紙條,要劉先生簽字后數錢。為表示誠意,劉先生將土地證交給了于先生。
劉先生急忙在紙條上簽了字,剛想伸手去拿錢,不料于先生立馬翻臉,和兩個朋友一起把劉先生扭送到派出所。經民警審查得知,劉先生本姓張,今年40歲,是一名油漆匠,租住在泰興城區,那套出售的房屋根本不是他的。
鑰匙惹的禍
民警隨后找來真正的房東馬先生,張某一看立刻低下了頭。原來二人早就認識,當初馬先生新房裝修時,請張某負責油漆,曾交給他一把防盜門裝修鑰匙。裝修結束后,張某交還了鑰匙。馬先生為安全起見,用主人鑰匙使裝修鑰匙作廢。
今年初,馬先生要卸空調,于是打電話請張某來幫忙,出于信任,將主人鑰匙交給他用了一會。馬先生長年在外經商,一年沒有幾天在家,張某于是動了歪腦筋,趁機偷配了一把鑰匙。
隨后,張某又趕赴常州,購買了一本假的房產證和一本假的土地使用證,各花了1千塊錢,還偽造了一本身份證。張某隨后將售房信息發在了網上。張某落網時,1萬塊定金已花去5百,余款藏在了家中,家人一無所知。
相關鏈接:
辦案民警提醒,購房者在買房前應仔細核實賣房人的身份和房屋相關信息,可去轄區派出所和當地房管處查詢,或請律師陪同參與交易過程。這樣很容易就能發現其中是否有詐,避免上當受騙,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由于家裝業發展迅猛,施工人員參差不齊,難免有人心懷不軌。因此,為確保自己財產安全,房主千萬不要圖省事,把防盜門鑰匙交給他人使用,以免被人偷配鑰匙有機可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