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有感
泰興市公安局指揮中心 蔣靜 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 ——題記 家有一老頑童父親,喜愛垂釣。 閑暇之余總喜歡揣著他那些寶貝外出垂釣。某天,好奇心切,跟著他體驗一把垂釣樂趣。 吃了不少魚,釣魚倒是頭一次。時間過去大半,眼看父親那邊已有不少戰利品,自己卻一無所獲,便越發地煩躁起來,開始抱怨釣魚的無趣。 父親說,丫頭啊,得失心太重,你便煩躁,釣魚的樂趣不在于魚。如果僅僅為了魚而釣,你釣來的只有煩惱、郁悶、嫉妒,為魚不咬鉤而煩惱,為魚兒脫鉤郁悶,還為別人滿載而嫉妒。 難怪有時父親釣魚回家,雖不見幾條魚,他卻總樂呵呵的。看來是我小覷了這垂釣的樂趣所在,以及它所蘊含的大道理。難怪“愿者上鉤”的姜太公以其垂釣者獨有的情懷輔助周王成就了商紂的覆滅、西周的興盛,也難怪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美句以其高雅的意境被世人代代傳頌。 不知大家是否知曉《莊子垂釣》的故事: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愿死后留骨而貴,還是寧愿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葉子的離去是樹的不挽留還是風的追求。葉子落了,樹丟掉了不必要的包袱,而大地卻獲得了養料,以滋養更多的生命。得失本來就是一架天平,不論任何一方過重都是不好的。或許得與失并不只是單方面的,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年少的我們追求獲得,拼命地往自己的背囊里裝東西,也不管對自己有沒有用處,而最終那些沒有用的東西只是占了個位子罷了。等到我們老了,我們又會想把那些東西丟掉,為了自己的清靜,不受瑣事的干擾。所以,不論天平偏向何方,總會再回到原點。得到了總會失去,失去了又總會獲得其他的。 公安工作亦是如此,這是一份十分崇高的職業。我們的公安民警們用鮮血、用汗水保護了一方的社會平安。更多的時候不會去計較太多個人的得失,但內心無愧甚至于自豪。 蒼鷹能夠翱翔于藍天,必須要經過骨折的痛苦;雛鹿要學會奔跑,必須要經得起摔倒的疼痛;珠蚌制造珍珠,必須要經歷沙石的的刺痛。得與失是相對的,若你不失去,便沒有取得的意義。若沒有日落,那么就不會有日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