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派出所:民警“夜校”,警力的“倍增器”
陸裕順 顧夢秋 據該所內勤統計,“夜校”開辦后,7月份,城北派出所治安案件辦結率較5月份上升了20%。 晚上7點半,城北派出所四樓會議室的燈早早地就亮了,10多名青年民警手拿封面印有“青年民警培訓班”字樣的筆記本,陸陸續續走進會議室。 簽到,找個靠前點的位置坐下,翻開筆記本,寫上時間、地點和授課的內容。當天授課的是城北派出所副所長李高榮,他曾經在刑警大隊當過技術員。 8點不到,李高榮拎著筆記本電腦走進會議室。 開機、連接數據線、打開投影儀、放下大屏幕。他講授的是現場痕跡采集與信息錄入,為了上好這堂課,他專門利用業余時間制作了多媒體教案。 “到達現場后,首先要確認自己的方位,然后確認現場的位置,勘查時要仔細,比如失竊車輛擺放的朝向、現場物品是否凌亂等等……在將信息錄入警務平臺時,要注意不要把判定性的話寫上去,看到什么寫什么,要具體詳細……” 講解過程中,民警們時而抬頭盯著大屏幕,時而低頭記筆記,有兩個民警還小聲耳語了幾句。“這是我在泰州培訓時教員講的一個實例,大家注意看,用紅線畫出來的這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能明白這是一扇什么門嗎?是大門,還是房門,做勘查記錄時,一定要描述清楚……” 筆者注意到,授課內容中加入了很多案例和實例,圖文并茂,對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的細節都逐一點了出來,李高榮講得十分詳細,大家也記得認認真真。 課間休息,筆者翻看著民警們的筆記本,順便和他們聊了幾句。 “授課人:錢所(注:城北派出所副所長錢偉民);內容:一般治安事件的處置;處置注意事件:一要冷靜,二要保持安全距離,三要果斷,必要時可使用警械……”看到這里,筆者問民警沈威:“這些方法你學了之后,實踐過嗎?怎么樣?” “挺實用的。”去年年底才到城北派出所工作的沈威說,“6月中旬的一天,我值班。晚上9點多,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我帶著兩個輔警到達現場后,發現是轄區內的一個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市民,酒喝多了硬說理發店店主詐騙他300塊錢,還把鏡臺給砸了,讓一些理發店主無法為顧客服務。錢所曾經講過,像這樣的現場,室內人員較多,剪子、刀子等銳器、利器隨手就能拿到,如果在室內處置,當事人、顧客、圍觀群眾以及我們自身都有可能會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最好的辦法是將對方引到室外處置。所以,我連勸帶騙把這位市民引到了理發店門外,同時用電話向值班所長匯報現場情況,請示實施強制傳喚,得到了批準。一到室外,他就沖上來對我和輔警拳打腳踢,我連退了幾步,掏出辣椒水噴過去,很快就將他制服,然后帶上了警車。當天晚上,我又找到圍觀群眾、理發的顧客和店主做了調查材料,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打電話給所里請求增援,現在,不需要了。” 時間過得很快,晚上10點半,現場痕跡采集與信息錄入的課上完了。在值班室里,筆者了解到,城北派出所的民警“夜校”是從今年6月7日開始,全所30歲以下的民警每周一至周五上課,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 “夜校”里沒有領導和民警之分,只有老師和學生,派出所里的每個人既是老師也是學生,授課內容圍繞實用和實戰,誰有好的經驗和做法,誰就可以當老師。民警在工作中總結出的新思路,探索出的新方法,也可以拿到“夜校”來,大家一起聽,一起想,一起幫著完善。民警參加“夜校”的學習情況實行積分管理,列入個人和班組的整體考評考核,直接與個人和班組的評先評優掛鉤。 陳所長還告訴筆者,以前每個班組中都有一兩個能辦案會辦案的民警,“夜校”開辦了一個多月,連分管戶籍管理的女民警都能主辦賭博、賣淫嫖娼、吸毒等一般性的治安案件,從接警、出警、傳喚、取證、審查、生成手續、報批、執行到材料歸檔,整個程序“走”下來,基本上不用所領導操心。在警力沒有增加一人的情況下,“夜校”使能辦案、會辦案的民警一下增加了二三倍,工作效率當然也就“水漲船高”,整體實力現在是越來越強了,因此,“夜校”將繼續辦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