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法院開展“五進”活動促黨建工作
近年來,泰興法院堅持將黨建工作融入法院審判工作,結合人民法院開展的“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提出把法律“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的“五進”活動作為創建特色黨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干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延伸和拓展審判職能,變被動司法為主動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貼心的法律服務。 一是 “進校園”。積極開展 “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法律進校園的主題實踐活動,參與送法進校園活動,除有針對性地安排青年學生旁聽案件審理外,機關一支部、十一支部的刑庭和少年庭走進校園,開展法制講座8次,向學生發放宣傳品400余份,宣傳未成年犯罪及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法律知識。 二是 “進企業”。機關二支部、三支部的民一庭和民二庭等部門深入20多家國有、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就企業經營和質量風險的防范進行了專題講授,幫助企業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服務企業發展。 三是 “進機關”。機關六支部的行政庭多次與有關行政機關及市政府法制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就審理案件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促進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執法水平。二支部的民一庭在勞動仲裁委設立了巡回法庭,及時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既有利于統一執法尺度,又便于勞資雙方即使化解矛盾。 四是 “進社區”。機關一支部、十一支部的刑庭和少年庭選擇人口相對密社區,印制、散發宣傳品,設置咨詢臺,宣傳法律,前來觀看展板的群眾達500余人次,共發放宣傳材料3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余人次;二支部的民一庭巡回法庭進社區,對贍養、撫養、繼承等糾紛,通過就地審理,以案釋法,弘揚尊老愛幼、互諒互讓的傳統美德,該庭還與基層調解組織進行座談,探討訴調對接的方式方法,指導基層調解組織依法調解;五支部的立案庭結合“信訪積案化解年”活動,深入部分上訪老戶家中下訪、回訪,促進信訪人息訴罷訪。 五是 “進農村”。全院各支部的黨員與市根思鄉杜港村開展文明共建活動,為該村開展文明創建提供經驗和資金支持。還為當地農民提供法律咨詢,邀請他們參加相關案件的庭審觀摩,幫助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一些實際問題。蔣華法庭支部一直將新農村建設作為法庭工作的重點,強化涉農案件的審理,認真審理好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土地承包糾紛案件,妥善調處婚姻家庭、財產侵權及鄰里沖突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事糾紛,為農村治安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關系和諧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通過不斷研究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黨建工作融入到法院中心工作,開創了法院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強化了廣大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廣大黨員和干警的思想素質、業務能力、服務意識有了新的提高,促進了法院審判執行等各項工作,為泰興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法律服務,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