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五年立法百余件
“十一五”期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了物權法、監督法等百余件法律、法律解釋及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在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上邁出決定性步伐。
“十一五”期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妥善解決了一些立法難點,審議通過了物權法等一批重要法律。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物權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備受社會關注,從研究起草到頒布實施歷時13年。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物權法的立法工作,采取積極慎重的態度,投入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對原草案作了重大修改。經多次審議,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高票通過物權法。 “十一五”期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著力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僅2007年一年間,常委會就先后通過了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審議了社會保險法草案。針對代表反映強烈的社會領域問題,全面修訂義務教育法,將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將實施素質教育寫入法律,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目標確定下來。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確實行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進一步強化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的保護責任,突出未成年人受教育權。 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擴大公民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是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途徑。“十一五”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改革創新精神,積極探索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有效形式。一是委員長會議決定,凡是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在中國人大網上公布,重要法律草案還要在全國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廣泛征求意見,使法律草案公布工作常態化。二是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印發有關中央和國家機關、地方和單位,召開各種形式座談會征求意見,對法律草案中專業性強的問題,召開論證會,組織專家充分論證。三是對于法律關系復雜、分歧意見較大的法律草案,采取積極慎重的態度,需要調研的深入調研,需要協商的耐心協商,需要論證的充分論證,反復審議修改完善,在各方面基本取得共識后再提請表決,使制定的法律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經得起歷史檢驗。 集中開展法律清理工作,是保證法律體系科學統一和諧的內在要求。“十一五”期間,法律清理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按照常委會工作部署,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有關方面,對現有法律進行全面梳理。針對發現的問題,常委會經過認真研究、反復論證,進行了分類處理。 “十一五”期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就有目共睹,在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上邁出決定性步伐,創造了新中國立法史上新的輝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