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擬支持合理利用"非遺"項目發展文化產業
2010-08-24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我國正在努力通過立法,使這個文明古國擁有的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得到妥善保護的前提下,更好地體現其商業價值。
全國人大常委會23日首次審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草案明確,國家鼓勵和支持在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特殊優勢,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 法律草案中提到的“合理利用”需要特別關注。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出現了過度商業性開發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專家指出,重申報、重利用、輕保護的觀念和做法,讓“非遺”越來越受到威脅。 如何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草案進一步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對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發展文化產業的企業等經營單位予以扶持,創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發展文化產業的,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 同時,相關法律責任也在草案中予以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