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寂寞、柔弱、無助……這些詞好像與性格開朗的汪丹毫無關系。然而,她卻每天獨自一人接送孩子上下學,定期獨自趕回山東老家看望公婆,獨自住院手術,獨自承擔著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與丈夫結婚的9年間,她從父母的“掌上明珠”修煉成為能扛起家庭重擔的“女漢子”。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無奈,汪丹總是安慰自己:“誰讓我是‘警嫂’,我的一點付出換來的是全市120萬百姓的安居樂業,值了!”
像女兒一樣照顧婆婆
2008年,經人介紹,汪丹和人民警察的張鉑認識。來自山東聊城的張鉑,豪爽的性格、爽朗的笑聲深深地吸引著汪丹,2009年,兩人喜結連理。
“戀愛時就知道張鉑的工作很忙,我是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才結婚的,但從女兒到兒媳婦、老婆、媽媽身份的轉變還是讓我適應了很長一段時間。”汪丹說,張鉑是一個孝順的兒子,畢業后就來到泰興的他,因為工作特殊很少能回家看望父母,所以他覺得自己愧對父母。
為彌補丈夫的遺憾,一到假期,汪丹總會專程趕回山東陪陪公婆,為他們帶上幾件新衣服,做上幾頓好吃的,聊聊她和張鉑在泰興的生活狀況等。2010年,年邁的婆婆在老家出了車禍,第二節脊椎骨折,有癱瘓的風險。接到消息后,出差在外的張鉑心急如焚。考慮到丈夫工作的特殊,汪丹主動提出一人請假回家照顧婆婆。
回去后,作為新媳婦的汪丹放下矜持、羞澀,在病床前不分日夜地照顧著婆婆。為了讓婆婆睡得舒服,汪丹不厭其煩地為老人更換尿濕的墊子,給老人翻身擦洗,防止生褥瘡;為了讓婆婆穿得干爽,她準備了多套衣服給婆婆換洗;吃飯時,汪丹一口一口慢慢地喂給躺著的婆婆,一頓飯差不多要喂半個小時;為了給婆婆解悶,她一有時間就給婆婆講電視里的趣聞軼事;為方便照顧婆婆,她將床支在了婆婆的病床邊,半夜里還得幫老人翻身、接大小便……
僅僅20多天的時間,汪丹瘦了整整一圈,看著不斷忙前忙后的汪丹,婆婆見人就夸:“這個兒媳婦像女兒一樣親,張鉑娶了這樣的媳婦,我心里得勁”。
像“防火墻”一樣守好家庭的幸福
“妻賢夫禍少”,為了守好的家庭“幸福門”,汪丹從不追求奢侈名牌,不追逐名利地位,不追求排場攀比,為丈夫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廉政防線,贏得了同事們和朋友們的尊敬。
現任市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副指導員的張鉑也時常因為辦理案件而遇到案件當事人的“感謝”,但剛正不阿的他,是從不替人說情、不向人許諾、不收禮物的“三不”警官。于是,一些多次在張鉑那里碰壁的案件當事人打聽找到汪丹,但都同樣也在汪丹那里吃了“閉門羹”。一次,張鉑在辦理張某等人生產、銷售假香煙案件時,張鉑先后四次到福建、廣東等地出差,經過60余天的蹲點守候、尾隨跟蹤,掌握了張某等人銷售假香煙的犯罪事實,摸清了張某等人的活動規律和假香煙的倉儲窩點,并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將張某等人一舉抓獲。
在審理案件時,張某家人多次找到張鉑說要請吃飯,希望張鉑能給予關照。多次被張鉑拒絕后,張某家人通過汪丹的朋友找到她,并帶著禮物前來找汪丹。了解朋友的意圖后,汪丹婉言謝絕了朋友的請求,并通過朋友轉告張某的家人,凡是張鉑做出的決定,她全力支持,絕不做拖張鉑后腿的事。
像“大樹”一樣為家庭遮風擋雨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在家庭,汪丹卻始終專注做好一件件平凡甚至是瑣碎的小事。“結婚這么多年來,汪丹像一棵大樹為我和女兒遮風擋雨,她孝順老人、疼愛女兒,并用自己的行動支持我的事業。”這是張鉑對妻子汪丹的心里話。
在城區工業園區綜合科工作的汪丹,工作十分繁忙,常常需要加班。考慮到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公婆年齡大且身體不好,無論多忙,汪丹都堅持自己帶著女兒。為了既能照顧女兒又不影響工作,汪丹放棄女兒在城區幼兒園讀書的機會,讓女兒到自己單位附近的幼兒園上學,她的辦公室是女兒玩耍和學習時間最長的地方。
去年6月份,汪丹時常感覺小腹疼痛,起初,這樣的偶爾疼痛沒有引起她的太多在意。隨著時間推移,疼感越來越厲害,一天半夜,睡夢中的汪丹被腹部的絞痛疼醒,此時的張鉑輾轉在福建、重慶、山東、山西出差,無奈的汪丹忍著一身冷汗和疼痛,咬牙給睡眼朦朧的女兒穿上衣服,開車來到市人民醫院。“跨進醫院大門的一瞬間,我眼前一片漆黑,怕嚇到女兒,我立即蹲下掐自己大腿上的肉,告訴自己不能暈倒。”回想起當時,那種疼痛讓汪丹記憶猶新。
進入急診室后,經過多種檢查,大夫確診汪丹患了子宮黏膜下肌瘤。為了不讓出差在外的張鉑擔心,汪丹一個人帶著女兒多次到南京、上海等地檢查身體。一直到今年春節前,在江蘇省中醫院檢查時,醫生要求馬上住院手術治療,汪丹這才將自己生病的事告知老公,而此時,張鉑還在北京出差。將女兒托付給父母后,春節前,汪丹只身一人來到省中醫院接受了手術。
多年來,汪丹用生命詮釋擔當,像大樹一樣堅韌,為家人遮風擋雨,她用自己的行動支持著張鉑的工作。正是有了汪丹在身后的默默支持和奉獻,張鉑自2010年至今,先后辦理了公安部督辦的“12.16”污染環境案等一系列案件,2016年榮立泰州市公安局三等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