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起點,更是人生的港灣。作為新時代的“最美黨員家庭”,有著更優、更多的元素,遵紀守法、清廉養德、孝老愛親、愛崗敬業、創新創業、扶危濟困……一個個“最美黨員家庭”,就是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今天起,本報相繼推出“市級機關最美黨員家庭”的優秀事跡,以資借鑒。
袁園、周信這對年輕夫妻,常年奔波在公安和招商工作一線。他們沒有彼此爭吵埋怨,只有相互理解信任。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袁園總是盡自己的努力,為一線民警解除后顧之憂;丈夫周信利用在家的點滴時間,主動照顧尚在襁褓的孩子,默默接送早出晚歸的妻子。攜手前行、共同成長,是這個家庭最美的語言。
市公安局黨辦工作人員袁園是一名普通的黨員,2009年,她帶著對家鄉的不舍,從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畢業至我市公安局參加工作。獨自在異鄉,袁園渴望家庭的溫暖。2013年,袁園和丈夫周信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次年,他們的女兒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三口之家,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卻無時無刻流淌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動與溫暖。
組建溫暖的小家庭
袁園來自河南南陽,2009年,剛到泰興的袁園為了尋找到一處合適的出租房,下了班和好友一起蹬著一輛二手自行車,頂著刺骨的寒風穿梭在各種住宅小區。“看著從窗口流出的萬家燈火,那樣溫暖的顏色,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竟濕了眼眶。”袁園說,那個時候的她特別渴望家的溫暖,希望有一個角落成為自己真正的家。
這個愿望在2013年10月得到了實現。在和男友相處了一年半之后,他們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雖然我們都還年輕,但在學校就已加入中國共產黨。”袁園戲稱,她和丈夫倆人都是有著8年黨齡的“老黨員”。
從結婚伊始,袁園和丈夫達成共識,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在生活中,他們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他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
守護和諧的“大家庭”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加班是家常便飯。通常,周信都會送袁園到單位,加班結束了再去接她。袁園說:“記得有一次,他突然鄭重其事地跟我講,‘你平時上下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論遇到什么事,都要記得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原來,是他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民警執法期間遇襲犧牲的新聞。當時我還笑他,我又不用出警,機關工作哪有那么多危險?”但周信很嚴肅地說:“你是警察,不一樣!”袁園的心里頓時升起一股暖流。
2014年年底,他們的女兒出生了,這個稍顯稚嫩的小家庭也算是完整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周信的工作崗位有了變動,出差對他來說是常事。人們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為了支持周信的工作,為了女兒更好地成長,袁園從當初那個被呵護的小女生一夜之間成長為無所不能的女超人。很多個夜晚,她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兒獨自在家,而在外的丈夫每晚的慰問電話,也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2015年底,市公安局排查黨員組織關系。為了能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又不占用陪伴孩子的時光,面對全局45個黨支部、700多名黨員民警(職工)的排查任務,袁園恨不得把每一秒鐘掰成10份來用。晚上,她把孩子哄睡著后,再輕手輕腳打開電腦,一邊豎起耳朵聽著她的動靜,一邊審核修改黨支部報送的材料,甚至在夢里都是那些黨員的名字。功夫不負有心人,市公安局739名黨員民警(職工)全部排查到位,隸屬關系全部清晰,每名黨員(民警)均按要求規范填寫《黨員情況登記表》,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這讓袁園十分欣慰。
母愛父愛時刻在線
對于“媽媽”這個稱呼,袁園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新手。孩子睡著后的每一分鐘,都成了她必須利用的“充電時刻”。網絡、書籍、各種媽媽交流群……都是她的“媽媽課堂”。有時,孩子咳嗽了,她會從容地買瓶生理鹽水自己在家給她做霧化;孩子拉肚子了,她會淡定地手磨蘋果汁給她喝;夜里孩子發燒了,她可以一手抱著她一手按比例配好退燒藥喂她吃下……在周圍的“媽媽幫”里,她成了小有名氣的“小袁老師”。每到周末,她都會堅持帶女兒走出家門,親近自然。今年開始,袁園堅持給女兒寫成長日記,短至幾句話,長至幾百字,不論工作再忙,從未間斷。
母愛時刻陪伴,父愛也不能缺席。如今,周信的工作雖然很忙,但只要他一回家,就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點滴。不論多晚,他總是煮好奶瓶,灌好水放在溫奶器里,只為女兒半夜能喝上一口新鮮的牛奶;不論多累,只要他在家,驅蚊器、空氣凈化器都被他默默調好,只為女兒能睡一個安穩覺;不論工作壓力有多大,面對女兒的呼喊與依賴,他總是微笑著溫柔地回應……即使周信出差一周不在家,女兒每天早晨醒來都會喊“爸爸”。
這就是袁園的小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卻從不缺少平平淡淡溫暖感動的瞬間。袁園說:“我很慶幸,我的女兒如此健康快樂;我很感恩,我的家庭如此平凡溫暖。”
記者 胡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