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探微:3500多條審議意見如何一天辦結
2016-02-23
來源:檢察日報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2907”“1011”“3500”“460”“63”“27”。幾個看上去并無關聯的數字,卻見證著一次聽民意、集民智、得民心的立法過程。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是此次人代會上的一項重要議程。此前在2014年8月和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先后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過兩次審議。這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以來,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第一部法律案。 2907名全國人大代表出席此次人代會。按照大會日程安排,各代表團在3月10日同時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并提出修改意見。3月11日上午,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對代表提出的修改意見逐條認真研究后,提出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建議表決稿。3月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上述審議結果報告及決定草案建議表決稿,經主席團常務主席第一次會議和主席團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后,印發各代表團審議。 在人代會上審議法律案,最大的難點是,時間緊,代表人數多,提出的修改意見數量大。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統計,此次人代會期間,有1011名代表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出修改意見,總計3500多條。 能否在法律文本中充分吸納人大代表的意見,真真正正地體現民主,是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最關切的。 據了解,為做好這次人代會法案審議工作,大會秘書處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為主體,設立法案組,由127人組成。法案組下設綜合組、聯絡組、秘書組、后勤組。 法案組組長由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擔任,副組長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擔任。根據法案組組長、副組長的部署,綜合組從2014年12月就開始具體謀劃,熟悉流程,創新大會法案組的工作模式,并在當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演練”。 首先要把代表的修改意見“原汁原味”地收集起來。“10號上午10點左右,分別派駐35個代表團的59名聯絡員開始陸續向綜合組傳送人大代表審議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法室處長李菊介紹,這是法案組第一次采用專網傳輸渠道反饋代表團審議意見。專網的使用,提升了意見傳達的準確性,更提升了綜合組收集、整理、歸納意見的效率,為研究代表審議意見反映的重要問題、提出對策,爭取到了更多寶貴的時間。 因為要在3月11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之前,完成對代表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歸納匯總,滿打滿算不到24小時。 “從3月10日到11日凌晨4點,連軸轉,像打仗一樣。”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法室主任武增經歷了全過程。 武增說,通過對代表審議意見的分析和研究,按照同類項合并歸納后,3500多條代表修改意見合并為460條。 根據這些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作出修改。僅實質性修改就有27處,文字性修改多達63處。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喬曉陽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稱,修正案草案第三條中規定“稅種的開征、停征和稅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根據代表們的意見,建議將這一項的表述修改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稅率法定”重回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迅速引起會場內外的關注。“這是對代表意見的尊重,反映了人民的心聲。”全國人大法律委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周光權說。 全國人大代表王明雯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寫道:“這是本屆全國人大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動體現。”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將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如何吸收代表審議意見,體現立法民主,公眾充滿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