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協委員:行政副中心建設應立法先行
2016-01-22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行政副中心建設應立法先行” 北京市政協委員連玉明建議加快制定和出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管理條例》 今年,行政副中心是不少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北京市政協委員、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就向市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了兩個有關行政副中心的提案,建議行政副中心建設應該立法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明確行政副中心的定位、職能、配套、未來發展方向,避免犯過去“攤大餅”的毛病。北京市政協委員,分管科教文衛的通州區副區長李亞蘭則表示,目前行政副中心的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還在于審批。 提案1 專案立法避免片面強調快節奏 北京市政協委員、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提交的第一個提案是關于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設地方立法。連玉明建議,應該用立法引領和保障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具體建議包括,將行政副中心建設的立法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決策的議事議程;加快制定和出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管理條例》。采用“專案立法”的形式,推進行政副中心建設的地方立法,立法過程中要加大公眾參與力度。 連玉明表示,建設城市副中心將成為我國特大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國內城市副中心往往是由市級政府直屬負責。目前我國還未針對新城建設或城市副中心建設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但是作為北京市未來發展的重大事項和我國特大城市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探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15)》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規定,北京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先行制定行政副中心建設地方性法規。 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來看,連玉明認為,也應吸取經驗教訓,對建設時序、選址與交通、規劃與建設、運行與管理,以及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 從國內來看,如上海、北京、深圳、武漢等,雖然具體的運作模式不同,但政府在副中心的規劃建設中仍然是決定性力量。由于我國城市規劃管理體制不完善,在副中心建設中普遍存在為加快建設進度,片面強調快節奏和眼前的高效率而犧牲了城市長遠發展的情況,甚至出現大量的違法建設,從根本上違背了建設初衷。 而從國際來看,目前建設相對成功的城市副中心,其建設都具有相應的法律保障。如法國政府根據1964年的《巴黎地區國土開發與城市規劃指導綱要》,頒布了在巴黎大區內創建5個新城以及在外省創建4個新城的法令,由此啟動了大規模的新城建設。 提案2 立足副中心本身制定發展規劃 第二個提案是關于行政副中心建設該如何規劃,在摒棄“攤大餅”發展模式的同時,避免從內向外攤變成從外向內攤。目前,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停留在行政辦公區的規劃模式,連玉明建議,應該真正立足于副中心本身制定規劃。 具體的建議包括,尊重城市發展規律,避免急于求成。國內如天津西站站區、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等,都規劃用10到15年的時間建成。因此,要科學確定行政副中心的建設周期。二是,避免從內向外攤變成從外向內攤,要實施空間管制,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嚴格限定邊緣地區、城鄉接合部、近郊區、農村地區的開發強度。三是,完善綜合交通體系,避免從單向擁堵變成雙向擁堵。包括要以通州為中心,重構綜合交通體系,而不是主城區交通的向外延伸。 此外,鼓勵人口到通州居住,需要制定激勵政策。連玉明稱,無論是住房條件、家屬就業,還是子女上學、看病就醫都需要有特殊優惠政策。 - 對話 通州區副區長李亞蘭: 行政副中心建設最大困難在審批 北京市政協委員,分管科教文衛的通州區副區長李亞蘭昨日表示,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的過程中,在教育方面得到極大支持,將有東西城、海淀的多所學校陸續與通州的學校對接,或建新校區。不過她也表示,目前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還在于審批。 將從市里引進三甲醫院到通州 新京報:建設行政副中心過程中,教育領域的進展如何? 李亞蘭: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市教委給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而且直接牽頭在做這事,西城、東城、海淀區的學校跟我們合作的力度也非常之大。比如西城區的北海幼兒園、黃城根小學和四中會和首都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對接。我們也接收了海淀的北理工附中等學校,今年就計劃招生了。 同時,我們也會發揮高校的力量,我們會和二外合作辦一個十二年一貫制的外國語實驗學校。 新京報:醫院這塊進展如何? 李亞蘭:醫院這塊我們也在和衛計委積極對接,原則性是有共識的,比如在行政辦公區建立一個三甲醫院,從市里面直接引進一所,這點不管是通州還是市里面都是意見一致的。 隨著行政副中心的落地,陸續還可能有些優質的資源共享,比如一些?漆t院、兒童醫院。 建設方面的審批希望有綠色通道 新京報:落地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李亞蘭:應該就是審批和建設速度方面的問題了。有一些環節我們知道躲不開也繞不過,比如耕地這塊,如果是農村集體土地,必須給老百姓補償,這是通州的事情,但后續的跑手續還是需要各委辦局支持。既然行政副中心已經確定了,我們就希望能在審批上有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速度。 新京報:所以這次你提了《關于在市行政副中心重大項目、工程領域提高審批效能的提案》? 李亞蘭:是的,F在一些行政審批速度過慢了。我們有個學校配套的項目,已經三年了還沒批下來,行政副中心的提法提出來也有半年多了,審批也沒有加速。 行政副中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市最重要的一塊,而且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在很多建設問題上,如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應該加速審批。 新京報:你們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一些單位對于疏解的擔憂? 李亞蘭:我們確實聽到了一些反映,我覺得有這些反映也無可厚非,這是大家正常的想法,可以理解。 他們是否選擇來,我們左右不了,我們能做和該做的,就是必須提前給大家謀劃好配套的服務項目,讓他們盡量沒有后顧之憂。我做我該做的,讓你們孩子過來有好的學校上,好的醫院去,提供最好的服務。 行政副中心建設必須避免老城區攤大餅的弊端,避免形成新的“城市病”,原來是從內城向外城輻射,建設副中心需要注意的是怎樣避免從外城向內城輻射,由此形成連片輻射,這就需要規劃先行、服務先行,做好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的對接,做好行政副中心的產業規劃,行政副中心必須實現職住一體。——北京市政協委員鄭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