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各國如何防范樓倒倒
2015-12-07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北京市建筑工程質量條例》已經頒布,將于明年1月1號起正式施行。今后北京市將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這意味著“樓倒倒”、“樓脆脆”等質量事故的責任人,將會終身難逃其咎。 那么在國外,是否也有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如果沒有,如何保證建筑質量并對質量事故的責任人進行追究?建筑之外的其他領域有沒有類似的終身責任制呢?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告訴我們,澳大利亞目前對于建筑工程質量并不實行終身責任制,但是澳大利亞人有其他的方法來防范建筑過程中的偷工減料,那就是強制性的住房保修保險。具體每一個州對這項保險的規定會有略微的不同。胡方介紹,比如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從1997年開始,任何開發商在簽訂售房合同之前,必須要遞交住房保修保險,從工程竣工開始,住房結構方面會有6年的保修期,非結構的保修有2年,如果在保修期限的最后6個月發生問題,可以再增加6個月的附加保修保險。雖然在澳大利亞沒有終身的追責,但是6年時間,基本上也能夠發現絕大多數的建筑方面的問題,從而要求賠償或者保修。對于開發商來說,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也因此不敢大意,畢竟偷工減料之后,還要6年之內不被發現,這種事也不容易。 在澳大利亞的其他領域,特別是食品和醫療領域,對瀆職者的追責也是十分嚴厲的,為了自己的職業前景,當事人通常都會謹小慎微,不敢怠慢。 胡方介紹說,澳大利亞的醫生在行醫時都會非常認真負責,因為再舊的診治病例一旦被查明有過嚴重的醫療事故的話,都有可能會被吊銷行醫執照,從而終身無法行醫。而在食品行業,對于食品安全的責任,澳大利亞政府也管的非常嚴,所有零售食品從原料到銷售的記錄食品生產商都必須要完整的保留,而且這些記錄并不是保留到食品過期的那一天,而是一定要保留到貨物已經過期一年以上才可以自行處理。絕大部分的食品安全問題在一年之內都可以浮出水面,在這一年里,生產商必須要所有的資料完備,以等待任何形式的追查。 以事事嚴謹著稱的德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方面主要有政府部門直接監管和委托私人機構監察兩種方式;德國有專門的《建筑法》,對建筑的結構安全、消防措施以及環保標準等等都做了詳盡的規定。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德國工程項目必須首先報請當地的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由建設局或者是政府委托的私人監察機構對計劃、圖紙等等進行審核,通過并且簽發建筑許可之后方可施工,并且有圖紙的審核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督察,工程全部峻工之后,有質監工程師進行質量驗收。分別為政府主管部門和建筑的物權所有人提交兩份質監報告。如果存在質量問題、設計缺陷或施工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責任通常由設計單位和施工方負責,從源頭上杜絕了潛在的質量問題。質監工程師一般不會直接承擔責任,但是對于因圖紙審核以及工程監督中的疏忽,會對其能力和信譽造成負面影響,明顯由自己工作不力帶來的損失需要個人進行賠付。所以說,事關工程質量的三方,設計方、施工方以及監督方誰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也就基本上保證了工程質量不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最后來看看鄰國日本。在日本,《建筑基準法》是建筑法規的基石,它全面規范了日本的建筑標準和質量,還涉及施工方法和監管等內容,對開發商和建筑企業的施工作業、質量審核行為做出了十分詳盡的規定。因為施工疏忽的違法成本太高,日本的建筑企業通常都會相當自律。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日本明確要求對新建住宅必須要承擔最低10年的無償修繕的義務,還規定開發商即使在交房后倒閉,業主照樣能夠享受10年的質量擔保。雖然日本的建筑在大大小小的地震中經受住了考驗,被認為是堅固可靠的,但是仍然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最近一棟大型公寓因施工問題發生傾斜,引起了軒然大波,負責施工的建筑公司已經承認提供了虛假的施工數據,才使得工程審核獲得了通過。因為建筑問題非常敏感,對于企業來說,弄虛作假,偷工減料的成本太高。一家企業如果出現信譽問題,不僅會受到主管部門的追究和處罰,同時還會面臨全社會的批判,嚴重的企業可能因為巨額賠償導致破產重組。比如這次的事件,盡管調查尚未完全結束,這家建筑公司將承擔重建,為從公寓里搬出來的業主支付房費等費用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