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32條新規力促經濟新常態下就業創業
上海官方10日以綱領性文件形式,公布了當前經濟新常態條件下,促進就業創業的32項新舉措。 這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本市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就業創業服務五方面政策措施。 《意見》明確上海將營造更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堅決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同時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上海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上海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探索建立創業投資、天使投資早期獎勵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將加大創業貸款擔保和貼息政策支持力度,創業擔保貸款對象范圍擴大到上海高校畢業且在滬創業的所有青年大學生。 創客們談及創業之難,都直指創業初期“缺錢缺人缺資源”,此番上海決意加大對初創期創業政策支持力度。 根據新規,政府將初創期創業扶持政策對象范圍擴大到注冊登記3年以內的創業組織,對初創期創業組織新招用上海勞動力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創業帶動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并擴大房租補貼對象范圍到在滬創業并帶動就業的所有創業者,重點支持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優秀創業項目。 在加大創業人才引進力度方面,上海確認對市場認可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直接賦予居住證積分標準分值,居住證轉辦戶口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3至5年。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予以直接入戶引進。 為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意見》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鼓勵科研機構和院校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完善科技人員創業股權激勵政策。 此間經濟學專家認為,該份《意見》的出臺,將有利于當前新形勢下上海產業、企業、分配等多方面結構的優化,進一步凸顯就業創業工作對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作用,為促進民生改善、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新動能。 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則透露,目前上海各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將各項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