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擬立法為臺胞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市民待遇”
作為大陸吸引臺商投資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上海擬出臺地方性法規保護臺胞投資權益,并為在當地投資就業的臺胞及其親屬就醫、求學提供“市民待遇”。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近日舉行,會議的多項議程中包括對《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規定(草案)》進行審議。 據了解,上述《規定(草案)》明確了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重點領域,包括支持臺胞投資設立金融機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并鼓勵臺胞在上海自貿區內投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社會服務及先進制造業等領域。 針對臺資中小企業融資難、傳統制造業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等問題,《規定(草案)》明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對臺灣青年在上海創業和就業提供支持,強化對臺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等內容也被納入其中。 《規定(草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當屬臺胞及其親屬普遍關注的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方面。 根據相關條款,臺灣同胞投資者及其同住配偶、子女、父母,和在上海合法就業的臺灣同胞及其同住配偶、子女、父母,可享有與上海常住人口同等的醫療衛生服務待遇,并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機構應按照規定書寫和保存醫療文件,并為就診的臺灣同胞申請臺灣地區健保機構核退費用提供便利。 此外,在上海投資、就業的臺胞同住子女可就近進入上海幼兒園、中小學就讀,與當地學生享有同等待遇。臺胞本人或其同住配偶、子女可按照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或上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上海是大陸吸引臺商投資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截至2014年末,上海累計批準臺商投資企業逾萬家,合同臺資超過330億美元。多年來,上海相繼出臺了多項鼓勵和支持臺胞投資、就業的政策,包括為在滬臺胞及其親屬提供與上海常住人口均等的社會公共服務等。 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表示,《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規定(草案)》提交審議,意味著上海將通過立法為臺胞投資就業提供更為完善的環境和保障。而“無差異化”的社會公共服務,有助于在滬臺胞更好地融入上海。 在滬臺胞對“市民待遇”充滿期待。在大陸創業超過20年的上海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表示,此項立法為臺胞在上海的生活提供諸多便利,一定會吸引更多臺企、臺胞、臺青來到這個城市創業、發展、生活,無形中也會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
